|
美軍在遠征海上基地艦上使用便攜式“星鏈”天線。 |
強化作戰支援能力
據悉,美海軍進行“星鏈”系統測試雖然起步較晚,但其相關試驗進展迅速。2023年2月,美軍在“傑拉爾德·福特”號航母和“劉易斯·普勒”號遠征海上基地艦裝備“星鏈”系統,進行高速網絡服務試驗。同年7月,美海軍第4艦隊在哥倫比亞主辦的“統一”演習中部署“星鏈”系統。期間,美海軍利用“星鏈”系統接收無人機和無人水面艇實時數據,“波浪滑翔機”無人艦艇還通過“星鏈”系統,將聲波數據傳送至哥倫比亞卡塔赫納的聯合海上指揮中心。
分析稱,美海軍加速將“星鏈”系統作戰潛能轉化為實際作戰能力,目的是強化美海軍作戰支援能力,打造未來戰爭制勝優勢。
首先,提高指揮控制效率。對海軍而言,“星鏈”通信帶寬高、傳輸速率快和傳輸延遲時間短等優勢將得到極大發揮。“星鏈”系統與美海軍指揮信息系統、水面艦艇數據網絡和艦載機數據網絡融合後,能為美海軍提供全時全域高效寬帶通信服務,最大限度支持美海軍遠程實時聯合指揮控制。
其次,擴大海上偵察監視範圍。“星鏈”衛星數量多、分布廣、重訪周期短的優勢,將為美海軍解決傳統偵察時效性差問題。據悉,部分“星鏈”衛星可搭載成像偵察和電子偵察裝備,實時感知海上關鍵區域態勢變化,重點監視海上重要戰略通道情況。
再次,強化有人/無人協同能力。據《美國海軍結構規劃2045》顯示,美海軍計畫到2045年擁有373艘有人艦艇、150艘無人艦艇和潛航器。今年8月,美海軍航空司令部宣布組建首個無人機作戰中心,未來美海軍航空聯隊中60%以上的飛機將替換為無人機。“星鏈”系統不僅能打破遠程控制的界限,大幅提升無人艦艇使用範圍,而且通過提供精準導航定位服務,提升有人/無人艦艇、潛航器和艦載無人機的打擊精度,增強有人/無人編隊作戰殺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