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能在塑造中國話語權方面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一方面,智庫作為思想的生產者,能通過匯聚精英人才、創建概念敘事、設置國際議題、舉辦研討會與國際論壇等諸多方式,影響著國際關係的發展與國際政治的走向。另一方面,智庫作為國際輿論的引導者,借助出版專著、發表論文、發布專業的政策研究報告等途徑,影響著國際傳媒的話語表達,進而引導社會大眾的價值形成。在國際關係與全球治理過程中,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智庫正是由於較好地充當了議題設定者與輿論引導者的雙重角色,進而長期占據著國際話語權的制高點。需要肯定的是,我國各類智庫已經在積極探索塑造話語權,在爭取國際話語權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已經將基於中國實踐形成的中國理論向外傳播,在全球範圍內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評社記者:南京大學多年來高度重視與港澳地區交流合作,與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迄今舉辦了三十一期香港公務員南京大學國家事務研習課程,請問未來南京大學將如何借助自身哲學社會科學的學科優勢和影響力,深化與港澳社會科學界的合作?
陳雲松:南京大學與港澳地區歷史淵源深厚,一直高度重視與港澳社會各界的人文交流。迄今我校利用江蘇深厚優質的歷史文化資源與學校傳統的人文學科優勢,採用適應新時代發展趨勢、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已成功舉辦三十一期香港公務員國家事務研習課程,並連續多年積極開展港澳青年國情教育工作,舉辦“台港澳書香文化節”、“台港澳青年文化大講堂”、“六朝繁華·金陵如夢”台港澳青年博物館研學營、“六朝古韵·光影金陵”寧港澳大學生歷史文化遺產探尋之旅、“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寧港澳大學生文化交流研習營、“走進新時代、感受新江蘇”南京大學香港青年江蘇交流營等豐富活動。南京大學邀請到眾多校內外著名學者擔綱授課,圍繞歷史文化等議題進行深入講解,沿著“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國文化”脈絡,從中華古詩詞和《紅樓夢》等傳世名著中生動講述南京城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由專業講者帶領學員實地探訪栖霞山、明城墻、古雞鳴寺等歷史人文遺跡,在古今交融的山水城林之間浸潤式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注重“知行合一”,幫助香港公務員及港澳青年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深入瞭解、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腳步丈量祖國的發展,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文化認同。
在人文社科領域,我校與港澳高校常年互派學者講學,推進人文交流,共享學術成果。我校文學院於2024年起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聯合輪流舉辦“蘇港澳古代文學青年學者論壇”,邀請蘇港澳三地青年學者共同開展人文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南大好聲音,推進專業領域學術交流合作。
我校還與港澳高校組建合作聯盟,為定期開展合作交流奠定組織基礎。2021年12月16日,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及澳門大學三校共同創立“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聯盟發揮江蘇省、香港及澳門三地大學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在人才培育及創新科技研究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該聯盟由南京大學擔任首屆理事長,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及南京師範大學擔任首屆副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