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閉固拒、怙惡不悛,2024年4月16日,日本外務省發佈2024年版《外交藍皮書》,時隔5年再次重申全面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並致力於構建穩定、建設性的中日關係的重要性,但《藍皮書》同時沿襲其國家安保戰略對華定位,再次宣稱中國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戰略挑戰” 。日本一方面想要建立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另一方面卻在不遺餘力地塑造中國負面認知,其跋前躓後、羝羊觸藩的外交說辭驗證了其追隨美國、對華敵視的外交政策正在遇到巨大的戰略阻力與反彈,更呈現其對華“戰略互惠”定位的兩面性與不確定性。
揆情度理、人盡皆知,近年來日本始終在追求隨美遏華的最大公約數,先後頒佈針對中國的國家安保戰略以及經濟安保政策等,在積極協同美西方對華實施半導體高科技限制的同時,也為確保其在華經濟利益適度進行某些局部性的“調整”,亦是對國內經濟界的政策性“安撫”。這既是日本外交慣有的“兩面性”,更是其地緣政治的使然,由此亦決定中日關係“戰略互惠”的閾值並未切實體現在日本對外政策之中。如果日本執意做一個缺乏戰略風度與戰略高度的東亞邊陲國家,那就很難與大中華文明鄰國建立起真正的相互信賴的戰略互惠關係。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日雙方應以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為指引,以共同推動地區穩定與發展為抓手,把握歷史大勢,順應時代潮流,著眼共同利益,妥善管控分歧,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各項原則。未來,兩國應將“戰略互惠關係”定位作為推動雙邊關係改善與發展的導向標,朝著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係這一目標共同協力、賡續前行。
四、落實中日戰略互惠任重道遠
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問題,歷史問題更是中日關係中的關鍵焦點,皆是落實中日關係“戰略互惠”繞不過去的重大問題。2017年11月1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峴港會見時任首相安倍晉三時指出:在歷史、台灣等涉及中日關係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上,要始終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雙方已達成的共識行事。要以建設性的方式妥善管控兩國存在的分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