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陳倩羚:從南沙經驗看兩岸青年交流優化思路
http://www.crntt.tw   2025-02-14 00:36:19
 
  近年來,海峽兩岸青年的交流同樣成果豐碩。自2015年以來,已先後成立近80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範點,為台灣青年在陸開創事業逐夢提供廣闊平台。不過,台青在大陸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信息不對稱、人脈資源不足、部分行業領域准入門檻高、生活水土不服等困難。我認為,結合南沙鼓勵支持港澳青年落戶內地、促進三地青年交流合作的成功經驗,可為台青在陸發展、以及融入祖國的政策優化提供以下可借鑒之處:

  第一,將南沙經驗延伸應用至兩岸青年交流。把在南沙或灣區中創新採用且反響積極的港澳青年政策,以邊行邊試的方法在全國多個海峽兩岸青創基地中率先推廣,並根據台青的反饋與早期實踐經驗作必要調整,進而將改良後的政策在範圍更廣的福建、長三角等台青聚居地全域實施。

  第二,鼓勵並支持台青投入灣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區位優越,不僅是內地與港澳地區交流往來的前沿地帶,同時也是溝通兩岸的關鍵樞紐之一。灣區未來的定位,應該擴容為粵台港澳四地青年共建共創的夢工廠,透過把台青目前在灣區享有的各項政策優惠,逐步提升至全面向港澳青年看齊的水平,吸引更多台青進駐灣區開創事業,實現台青與灣區的互惠共贏。

  第三,在設計面向台青的政策時,宜適當融入台灣元素並調動台青參與的積極性。南沙的港式國際社區與諮委會實踐經驗,令我們看到要讓港澳或台灣青年真心實意融入、擁抱國家,除了在生活方式與文化差異上要予以尊重、包容外,也要不吝於向其提供抒發意見、參與決策的渠道,從而培養其形成“我也是這裡一分子”的主人翁意識。遵從這一原則打磨形成的台青政策,必能夠貼合台青的切身需求並為其所真誠歡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