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時的“特金會”(網絡資料圖) |
中評社首爾2月12日電(記者 崔銀珍)特朗普總統上任伊始便將朝鮮稱為“核擁有國”,使圍繞韓半島的外交與安全格局發生劇變。朝鮮通過試射導彈及批評韓美聯合軍演來掌握談判主導權,在此背景下,韓美聯合軍演可能再次被暫停。在韓國國內,人們擔憂特朗普政府可能考慮軍備控制談判,如果未來朝美談判演變為“small deal”,不僅韓國的安全會受到威脅,韓美同盟本身也可能動搖。在這種形勢下,韓國國內對政治混亂表示擔憂,並呼籲重新審視外交應對方向與安全戰略。以下是本社記者對三家韓國主流媒體的主要觀點所作的綜述報導:
特朗普總統在就職第一天便稱朝鮮為“核擁有國”,在韓國引發了安全危機的風暴。《中央日報》對此表示:“如果特朗普總統考慮裁軍談判,並承認朝鮮是擁核國,那將是對韓國的災難。如果美國僅以消除針對自身的威脅為目標,而將韓國置於朝鮮核武器的威脅之下,這種‘美國優先主義’不僅會損害韓美同盟,還可能引發東北亞的核多米諾效應,這將意味著美國主導的防止核擴散政策的失敗。”
對於特朗普的言論,韓國外交部表示:“朝鮮無核化是韓美及國際社會始終堅持的原則,根據《核不擴散條約(NPT)》,朝鮮絕對無法獲得核擁有國地位。” 對此,《中央日報》指出,“在戒嚴及彈劾政治混亂期間,韓國的外交行動受限,可能導致自身立場未能有效傳達。”此外,還強調:“事實上,特朗普政府對朝政策的變化早在競選期間就有所預兆,去年7月,美國共和黨黨綱中‘朝鮮無核化’的表述被删除便是明證。如果韓美共同目標——朝鮮無核化被廢棄,韓國的安全戰略將必須進行根本性的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