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反思二戰中的日本罪行,反對“台灣有事論”,積極推動“琉球列島非軍事化運動”。
日本嘉賓反對日本在二戰中的殖民和侵略,一致表示謝罪和道歉,並將其視為推動東北亞和平發展運動的歷史因素。日本沖繩大學地域研究所特別研究員具志堅隆松認為: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為了保護日本本土,沖繩修建了大量日本軍隊的基地。1945年,沖繩成為日美地面戰鬥的戰場,約有12萬名縣民死亡,占總人口的25%。日本軍隊對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所造成的加害歷史,沖繩人也曾以日本士兵的身份參與其中。戰爭結束後,沖繩被從日本分離,成為美國統治的“美軍基地之島”。長達27年的美軍統治極為嚴酷,美軍引發的事件、事故,以及針對女性的性暴力頻發,縣民的人權屢遭踐踏。為了擺脫美軍的壓迫,當時草率地選擇了回歸曾經強行吞並琉球的加害者——日本國,這顯然是一個失敗的選擇。當時的願望與其說是想回歸日本,不如說是希望能夠受到“禁止軍隊與戰爭”的憲法第九條的保護。然而,在1972年從美軍統治中“回歸日本”後,根據日美之間的協議,沖繩的美軍基地不僅沒有被撤銷,反而持續增加。同時,在戰爭中被趕出沖繩的日本軍隊,改名為“自衛隊”,重新駐扎沖繩,並在沖繩建設了大量基地。而如今,日美兩軍正在圖謀在東亞引發新的戰爭。日本自衛隊在靠近台灣的三個離島以及沖繩本島上增設導彈基地,是為了應對所謂的“台灣有事”。近些年來,日美兩國軍隊在沖繩周邊進行了多次大規模軍事演習,如“利劍”(Keen Sword)和“驍龍”(Resolute Dragon),這些演習的目的是與中國軍隊的戰爭做準備。如果日美軍隊從沖繩對中國軍隊發動攻擊,沖繩將再次成為戰場,還會使日本本土乃至整個亞洲面臨戰爭擴大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