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帝國主義陣營正在分裂和衰退,歐洲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民生危機日益加劇,潛藏戰爭危機。韓國民眾民主黨秘書長金大峰認為,特朗普的總統競選勝利加速了帝國主義陣營內部的分裂和衰退。雖然特朗普並非反帝力量,但其當選的意義在於加劇了帝國主義陣營內部的分裂與衰弱,這種意義僅限於戰術層面,而非加強反帝陣營的戰略層面。帝國主義陣營的最終戰略是通過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反帝陣營的主導力量——朝鮮、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污名化為“新侵略軸心”,並試圖在“新冷戰”體系中取得最終勝利,從而擺脫全面危機。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季平認為:大家平時都講東亞地區是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日本嘉賓今天也讓我們看到這個地方是矛盾和衝突不斷的地方,是潛藏著各種戰爭危險的地方,這個是特別需要我們警惕的。東南亞冷戰暨新馬左翼運動歷史獨立研究員陳劍認為:全世界都在關注台海危機,東亞其實是在美國攪亂歐洲跟中東以後刻意製造的另外一個議題,目的是遏制中國,阻止兩岸統一。所謂美國盟國的日本、韓國,也是它在東亞培植的戰爭代理人。美國的如意算盤是利用所謂中俄對日本、朝鮮和韓國來借故生事,企圖發動另外一次戰爭。鑒於中俄軍事實力的不斷增長以及核武器對美的全覆蓋,美國發動戰爭沒有勝算,所以不敢輕舉妄動。以當前美國自身的情況來說,一方面通貨膨脹無法控制,美元全線崩潰,經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很大。形勢一旦失控,美國最終手段孤注一擲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來轉移國內矛盾,是我們不得不防範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