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華表示,令人無奈的是,政府左手喊性別主流化、強調台灣是性別多元的民主國家,但右手還是有各種理由不進用足夠的女性閣員。立法院已經選出4成的女性立委,但內閣衹有26.5%的女性閣員。已故的民進黨女權運動者彭婉如推動女性參政四分之一條款,先是民進黨列入提名規章,接著中國國民黨等相關政黨跟進,接著地方制度法規定民選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每四席,應有一名女性當選。但只要看看女性立委在國會的比例,就知道1/4、25%都已落後現實,它應該被看成地板,而不是天花板。
陳美華質疑,在賴清德內閣女性部份,就是把25%當成天花板。婦女團體多年來倡議的是“任一性別不低於1/3”,而他自己選前的承諾也是30%。現有的26.5%是以34席來計算的,未來當7至9席政務委員補齊後(好怕又來一堆男人),會有多少女性比例還不得而知。
陳美華講完性別又談年齡。她說,賴清德這次大選和以往民進黨總統大選不同之一,就是年輕選票流失。性別恰恰又是台灣政治中,有高度世代差異的議題。具體反映在40歲以下的人較支持同志、同婚,而年老世代(不論藍綠)都比較不支持。於是組一個又老又男的內閣,不只是對過去三十多年倡議女性參政的路線的反挫,也可能將從小就開始接受制度化性別教育的年輕選民越推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