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出席任內首次元旦升旗。(總統府提供) |
第一,我們要堅定地走在民主的道路上,台灣能夠走過黑暗專制年代,到今天成為亞洲民主燈塔的光榮時刻,是許許多多民族前輩犧牲奉獻和全體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民主對台灣的價值不只是自由的生活方式、社會多元蓬勃發展的動力,更是外交上贏得國際信任的品牌。不論台灣受到任何的威脅和挑戰,民主都是台灣唯一的路,衹有繼續走,絕不回頭,台灣政黨競爭是民主政治的一環,但是政治紛爭必須在憲政體制內依循民主的方式,才能持續深化民主。
立法院通過的爭議性法案,行政院有權提出覆議,提供立法院重新審視空間,憲政機關也可申請釋憲,透過憲法法庭判決,明確憲政分際,維護憲政秩序,逐步鞏固憲政體制。人民也有選舉、罷免、創制、覆決的權利,可以匯聚更大的民主力量,展現主權在民的真諦。
新的一年變動的國際局勢,對全球民主國家而言充滿嚴峻挑戰,當前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仍在進行,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等威權政體更持續合流,威脅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嚴重影響印太及全球的和平穩定。
尤其台海的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的必要元素,台灣必須要居安思危,繼續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守護台灣的民主和安全,人人有責。我們要凝聚每一份力量來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建構能夠因應大型災害,嚇阻威脅侵犯的能力,也要加強反資訊戰,反認知戰的社會溝通,全民拒絕威脅利誘,共同防止境外勢力惡意滲透。
對內我們要以民主鞏固民主,對外我們更要以民主和世界交朋友,確保安全和平,因為台灣越安全,世界就越安全,台灣越強潤,世界民主防線就越穩固,全球民主陣營更應該攜手合作,撐起民主保護傘,共同解決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之道,共同維護台海穩定和印太安全,達到世界和平的目標。
第二,我們要持續厚植國力,強化台灣經濟韌性,也深化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韌性。2024年上半年,台股的漲幅是世界第一,全年的經濟增長率預期可以達到4.2%,位居亞洲4小龍之首。國內投資展望突破新台幣5兆元大關,通膨率也逐步回穩,1到11月外銷訂單達到5366億美元,比2023年同期增加3.7%,1到11月份出口也比2023年同期增加9.9%,達到4315億美元。
近來也有調查顯示,2024年企業平均調薪的幅度高於2023年,有超過9成的企業計畫在今年調薪,將創下8年來新高,再再可以看見台灣的景氣持續復甦、經濟穩健成長。雖然總體經濟表現亮眼,但我們依然要關注地緣政治變化、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及紅色供應鏈的低價傾銷,對台灣產業所造成的衝擊,對國家而言,百工百業同等重要,每個產業都強,台灣國力才會強。
中小微型企業是台灣的經濟命脈,各地工業區的發展更是創造台灣榮景的動能,我們也要讓台灣製造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因此我們不僅僅要發展高科技產業,行政院也已經提出對策,協助傳統產業和中小微型企業全面導入科技應用,落實數位淨零雙軸轉型,及發展通路提升經營體質和生產力。
台灣必須持續提升經濟韌性,近年來台灣對美國、日本、歐洲及新南向國家投資大大幅提升,已經明顯超越對中國的投資,這顯示我們分散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已經有成果。
未來更要繼續協助產業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與此同時,台灣也要以民主跟世界一起拚經濟,我們要發揮半導體與AI產業的優勢,鏈接民主國家一起深化民主供應鏈的韌性,也要透過國際合作,不論是在無人機、低軌道衛星、機器人、軍工、安控或生技醫藥、綠能科技、新農業、循環經濟等產業,都要掌握前瞻技術、促進多元發展,讓台灣持續引領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進步,也確保全球民主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