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景。(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他指出,要醞釀出一場全台性、跨選區的立委罷免行動,絕不可能完全排除政黨間的深度介入;反之,這正反映出執政黨與在野黨之間日益激烈的角力,面對汹湧而來的罷免潮,國民黨絕對不能大意。
從未來走向來看,袁鶴齡預見藍綠雙方在罷免問題上將展開高強度的政黨動員,藍營為了避免在立法院的席次減少,必然採取“熱戰”策略,積極鼓吹支持者出面投下不同意罷免票,同時也針對部分綠委展開罷免連署作為反制手段。兩黨互相攻防,吹響了罷免戰的號角,預示著今年台灣政局將呈現混亂與激烈對抗局面。
他說,對民進黨而言,即便大規模推動罷免行動可能對選民形象造成一定影響,甚至可能激起部分群眾的仇恨情緒,但從其背後的動機與策略目標來看,這仍然是一場“低風險的政治博弈”。
袁鶴齡解釋,民進黨藉由大罷免的作法,既可以堅壁清野,鞏固並強化自家基本盤,又能藉此轉變在國會中席次劣勢的局面。眾所皆知,賴清德之所以默許這波大罷免,其核心目的就在於扭轉當前國會中朝野力量不平衡的劣勢,只要能夠成功罷掉幾席藍委,就能化解朝小野大的局面,即使最終行動未能達成預期,甚至導致部分綠委遭罷免,但對民進黨而言,這樣的結果也只是加深既有的少數處境與在野黨牽制的現實,再壞也不過如此,因而不惜放手一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