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登時代,為阻遏大陸高科技發展,組織抗中供應鏈,搞友岸外包,美其名是“民主供應鏈”。特朗普對大陸高科技圍堵不會改變,但是,特朗普要的是用美國的高科技產業鏈圍堵中國,而不是分散在其他人手上“民主產業鏈”,賴清德用拜登時代的口號感動不了特朗普。它暴露了賴清德護不了台灣經濟,護不了台灣人民。
前兩天,台積電首次在台灣以外的美國召開董事會。據說這個會上並沒有研究在美國投資,但是,董事會在美國開本身就是一種態度,那就是台積電知道,特朗普將決定它的走向、甚至決定它的生死。台積電董事會還未完,美國就傳出英特爾要分拆芯片事業,美方希望台積電參與營運,協助強化二納米與三納米的先進制程,而台積電也考慮在美規劃CoWoS封裝廠,有意加速先進制程赴美,與台積電股票大跌不同,英特爾股價本周已大漲近三成。
賴清德的作為是由其台獨路線決定的,台獨衹有投美之路可走,也就沒有了與美國討價還價的底氣和籌碼,只能把台灣捧上特朗普的“菜單”。只是,這個代價卻要全台灣付,真是台灣人民的悲哀。
(本文作者且十為上海台灣問題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