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內政部長劉世芳。(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13日電(記者 俞敦平)台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表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自七月形成以來,“中央”與地方密切監測並啟動應變機制,於颱風“樺加沙”來襲期間預防性撤離1837戶、安置六千餘人,災後已全力推進清淤、慰助與重建,將依行政院指示落實“確實、限時、定時”目標,協助災區恢復正常生活。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3日邀請內政部長劉世芳,就“堰塞湖監測、災害預警通報、疏散機制及災後復原重建”進行專題報告。
劉世芳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於七月形成後,“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立即成立應變與專案小組,持續監測湖體變化。九月“樺加沙”颱風逼近時,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依規定啟動二級開設,隨後提升為一級,花蓮縣政府同步升級防救機制。“中央”於9月21日下午召集專家及地方政府研判,依資料套疊決定預防性撤離約一千八百多戶,隔日發布紅色警戒,透過多管道通知地方執行疏散。
劉世芳表示,三鄉鎮共撤離六千八百多人,設立多個安置據點。9月23日下午堰塞湖壩頂溢流後,“中央”立即成立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統籌指揮,結合花蓮縣前進指揮所推動救援與復原,並持續維持一級開設至今。
劉世芳指出,行政院多次前往災區勘災並召開會議,指示持續監控湖水水位與警戒資訊通報,同時要求地方政府透過廣播與警消系統加強提醒民眾撤離。“中央”與地方亦召開三次會議檢討撤離與應變計畫,將救災人員與遊客納入警戒對象,並要求完成核定與兵棋推演,以確保計畫可執行。
在復原方面,劉世芳指出,“國土署”每日出動機具清淤,重點區域光復鄉佛祖街進度最快,預計十月底前完成主要排水清通。行政院設立“一站式服務站”協助災民補發證件、申請慰助與租金補貼,並展開房屋安全鑑定;內政部則動員替代役兩梯次共約兩百四十人投入救災與重建工作。
劉世芳強調,內政部將持續與“農業部”、經濟部及花蓮縣政府協調合作,依“搶救生命、恢復家園、清除淤泥、補償損失、推動重建”等原則推進復原作業,確保堰塞湖監測確實、工程限時完成,讓受災民眾早日重建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