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照: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10月13日電(記者 方敬為)賴清德今年雙十談話雖未直接論述“兩岸互不隸屬”,但內容仍是間接包裝“兩國”論調,面對中美領袖即將會晤,國際關係迎來變化之際,賴選擇犯險,持續朝紅線推進,與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調整立場的務實態度,形成強烈對比。
今年雙十慶典賴清德發表談話,多數評價認為,相較先前“收斂、和緩”,確實本次演說內容,在兩岸關係的部分明顯淡化不少,並無如過往提及“兩岸互不隸屬”,也未強調台美關係,可是從其他內容來看,只是“換句話”闡述其台獨理念。
在“主權”論述方面,賴清德強調“台灣”主體性,提到台灣的次數超過50次,僅4次提及中華民國,在前一天的雙十晚會上,賴清德更強調,中華民國來台灣70年,未提114年,仍是切割兩岸,並表示“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同時也指出對岸“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通篇所呈現的仍然是“兩國論”。
此外,賴清德並聚焦軍事部分,包括將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並要逐年增加軍費支出,佔比上看GDP的5%。言下之意,兩岸沒有和緩空間,持續往對抗的道路前進。
值得注意的是,在賴清德雙十談話之前,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恰巧落幕,由立場極右的高市早苗出任,並有望成為首位女性日本首相,正當各界關注這位極右派、反中鮮明的政治領袖會否使得東亞情勢掀起波瀾之時,就傳出高市擬取消參拜靖國神社秋季大祭的慣例,引起不少討論。
面對中美領袖即將在APEC大會會見,國際關係迎來變化之際,高市早苗務實以對,調整立場,與賴清德的犯險形成強烈對比,當日本極右派領袖隨著國際政治現實而有所取捨,賴政府卻仍採取尖銳路線,利弊得失值得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