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綠能貪污案,台智電總經理鄭亦麟27日遭羈押禁見。(照:鄭亦麟臉書) |
中評社台北8月27日電/被稱為“小英男孩”的前經濟部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副執行長鄭亦麟,疑因收受綠能業者數百萬顧問費,施壓台電供電今日遭到羈押,案情愈滾愈大,也讓外界再度見識到如樹交纏糾葛的龐大光電利益中冰山的一角。這個案件中,凸顯出綠能業者最急需達成的兩個要件之一,卻也是綠能蟑螂觸角大幅伸入蠶食的大餅,就是台電的“饋線申請”。
《中時新聞網》報導,鄭亦麟為何會涉入收賄疑雲?主要是當初東煒建設在內湖區開發安康數據中心時,因“電力饋線”容量不足,因此透過關係找上鄭亦麟幫忙。鄭事後施壓台電,讓東煒公司以快速、簡便且省錢方式獲得更多供電,德能接著也加入投資。
為了快速推動供電,兩家公司分別以每月10萬顧問費方式進行行賄鄭的協助,初估鄭已收取至少超過數百萬元顧問費,不僅涉及貪污,還牽扯洗錢和財產來源不明等罪嫌。
重點來了,不過就是向台電申請供電,為何會牽扯出巨大利益?“台電饋線就是重要關鍵!”
所謂“饋線”,是從變電所降壓至22kV、11kV以下,並傳送電能至用戶的配電線路,有了饋線後,用戶才能順利使用電力。但基於安全電流考量,台電在全台各地給予每個地區的饋線容量配額皆有上限。
設置數據資料中心需要大量用電、光電及風力電廠需要回送電力,都需要配置足夠容量的饋線。但全台許多地區饋線不足,加上饋線每公里造價高達1億元,距離太遠就要砸錢設升壓站,且因饋線容量有限,先搶先申請就先占先贏,“有辦法”的業者往往先租土地或設廠後,再透過“中央”的人脈及關係要求台電優先拉線,省去自己拉線的龐大成本,利益自然就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