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金龍。(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5月8日電/特朗普2.0帶來極大不確定性,股匯債市遭遇亂流,台灣持有大量美國公債,是否因而承擔更大風險,受到關注。台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天表示,“央行”持有的美國政府公債,低於3000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公布持有美國政府公債的前20大經濟體,日本以1兆793億美元高居第一,中國大陸7608億美元居次,第三名是英國7402億美元。另外,台灣持有規模約2904億美元,排名第11名。特朗普2.0上任以來,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外界關注台灣“央行”持有大量美債,是否調整策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8日邀請台“央行”總裁楊金龍、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等人就“我如果要設立主權基金,‘央行’與政府相關基金所扮演的角色為何?”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根據《中央社》報導,楊金龍表示,“央行”持有的美債除了美國政府公債,也有些大型機構發行的以美元計價債券,如果嚴格定義美國政府公債,“央行”持有部位低於3000億美元。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王鴻薇指出台灣持有美國政府公債排名高居全球第11名,楊金龍說明,這個數據不單指“央行”持有的美債,還包含民間部門。
王鴻薇追問,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談及可能要求將持有美債轉為百年債券,楊金龍表示,“央行”已經多次澄清,沒有這個議題,這是市場傳言。
根據“央行”先前澄清資料,媒體報導海湖莊園協議,提及美國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進行關稅協商時,可能要求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及轉換百年債券等議題,均屬市場人士臆測,並非事實。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日前已澄清,百年債券的構想是他加入特朗普團隊前所提出,並未納入當前特朗普政府政策選項。
“央行”補充,上述美國換債議題,據悉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並未有相關計畫;美國財政部於今年4月30日公布第2季度再融資聲明稿及webcast記者會指出,預計未來維持原有發債計畫,也沒有提及百年債券或外國持有美國公債課稅等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