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5月6日電/新台幣近日強升,出口業者哀聲連連。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6日表示,儘管短期有熱錢湧入導致新台幣升值,但台灣產業體質相當不錯,“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太擔心”,他認為台灣能夠經得起這波考驗。
童子賢今日以台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身分,出席“AI NEXT FORUM”論壇,會前受訪時針對匯率與能源議題發表看法。他指出,匯率變化會隨著國際貿易的順差或逆差而調整,這是國際規則,並非台灣特有。台灣近五年來國際貿易順差高,顯示出口表現穩健。
童子賢認為,台灣出口廠商體質不錯,但內需才是帶動產業的一種方式,當台幣做適當升值對進口商是好的,對全體“國民”可以用更實惠方式買到全世界的產品和消費,也是好事,短暫的熱錢湧入“帶來瞬間的台幣升值,我目前還沒有太擔心”。
童子賢表示,“你把它叫禿鷹也行、叫候鳥也行,短暫停留就會跑掉,少掉因素後,回到台灣的本質,本質是出口暢旺和順差,這是本來就有的台幣升值壓力,我們樂於見到台灣經濟以出口暢旺帶動經濟的現象不要太快轉變,導致調適困難,但也希望台灣體質更不錯”。
童子賢舉例,台灣以進出口貿易帶動經濟,數據顯示2023年台灣GDP約7551億美元、2024年GDP約7932億美元。而進出口貿易總額部分,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為8279億美元、9075億美元、7844億美元、8695億美元的成績,由此可發現,台灣進出口貿易總值超過GDP。
童子賢分析,若計算2023年外貿比率,台灣高達103.88%,若與美國相較,美國2023年GDP是27.72兆美元,進出口貿易總額5.16兆美元,比率衹有18.61%,這代表美國的經濟運作很高比例其實是內需、內循環。美國不像台灣明顯仰賴進出口貿易來驅動經濟,台灣外匯存底也因順差持續累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