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矽谷創投合夥人吳德威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5月8日電(記者 張穎齊)新台幣日前飆升,台灣中央銀行的效能遭質疑。矽谷創投合夥人吳德威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台灣不該把外匯存底逾8成都拿去買美債,應要等比買黃金等分散風險。“央行”這15年來都繳白卷,現在房價爆了,新台幣爆了,歷任“央行”總裁都疏忽了,好像讓人感覺是欠美國什麼。
吳德威表示,台灣是出口導向,新台幣應要盡量走貶、不是走升,當然現在新台幣是升到過去通貨膨脹時該有的價格,只是長期以來主持“央行”的人很有問題,25年來讓房價狂漲,“央行”卻始終保持低利息,後來才要收緊游移資金、調升利息。過去不壓新台幣,如今瞬間噴高,大家怎麼承受?以前1985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40到28要花7年、直到1992年,現在新台幣只要花2天就達到以前7年的一半了。
吳德威,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資訊管理碩士。歷任阿里巴巴集團天貓海外台灣總經理、中職味全龍領隊、網家集團PChome電子商務副總暨露天市集副總、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台灣校友會長、橡子園太平洋基金合夥人、桃園市體育發展基金會董事暨執行長。父親是已故大法官吳庚。
吳德威表示,針對新台幣狂升原因,因沒證據說是否為海湖莊園協議有關,所以假定在沒任何台美私下交易情況下,那台“央行”真的是很疏忽了。當然這20幾年來,游資寬鬆,對大家都好,有人說新台幣強勢一點也沒什麼不好,可是“央行”有很多工具隨著時間流逝,並沒有做好有效的多元化準備。
“央行”曾坦承,台灣外匯存底逾8成是美債,以3月外匯存底5780億美元估算,“央行”持有的美債規模超過4624億美元。吳德威對中評社說,“央行”不該都把投資拿去買美債,應該也要等比去買黃金之類。
針對新台幣狂升,被說海湖莊園協議類似1985年使日本泡沫經濟的廣場協議?吳德威笑說,那要問問賴清德、“央行”怎麼看?他認為“央行”把很多可操作匯率的工具都拱手讓人,首先將外匯拿來繳交“國庫”這部分,居然從2000年迄今變成“央行”的KPI,在國際上很多國家的《中央銀行法》都沒將外匯繳入“國庫”當成KPI,KPI是要放在平抑物價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