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4月19日電(記者 鄭羿菲)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台課32%對等關稅,引起台灣產業界動盪,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台灣距離失業潮還有一段距離,但現在人心惶惶,在90天暫緩期後關稅政策,全面持續開打的前提下,估計最快3個月經濟景氣會有明顯影響,推估台灣勞動市場受影響的時間點在今年底,至少上半年不會出現無薪假浪潮。
辛炳隆,美國康乃爾大學勞動經濟學博士,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政策顧問、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委員、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委員、就業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等,現為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勞動與發展協會理事長。
辛炳隆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2008年金融海嘯是金融體系制度出現問題,但關稅是特朗普個人政治決策,前者是較溫緩、可以讓各界有心理準備,而後者是特朗普的不確定性太高,政策改變非常急促。現在說對台課32%關稅,搞不好談判後又會改變。不過,台灣距離出現失業潮還有段距離。
辛炳隆解釋道,金融海嘯以來,台灣政府一直利用“僱傭安定”的政策避免出現失業潮,也就是要求企業不要解僱員工,政府補貼薪資費用,讓員工上班減半休息,也就是無薪假,除非關稅政策持續很久,讓企業連領補貼都撐不下去了,才會陸續關門解僱員工出現失業潮。疫情期間,台灣的失業率單月最高也就4%左右,比起西方國家低很多,這就是僱傭安定政策的結果,而現在各界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很難持久,因此未必會演變成大量失業潮。
不過,辛炳隆話鋒一轉說,若90天後特朗普依舊對台課32%關稅,第一波受到衝擊的會是商品輸美的製造業,第二波則是台灣輸出半成品,在其他國家組裝為成品的製造業,第三波則是因關稅導致台灣民眾對未來經濟沒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