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國舉行AsterX-2025太空軍事演習。 |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11月1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圖盧茲為法國太空作戰指揮中心揭幕,並正式發布《2025至2040年國家太空戰略》(以下簡稱《戰略》)。《戰略》在2019年版本確立的主動防禦基礎上,進一步強調發展體系化太空作戰能力,標誌著法國太空力量建設邁入新階段。
《戰略》延續法國新版國家戰略評估報告的指導方針,圍繞5個支柱、7項核心原則和15個戰略目標展開,旨在統籌公共與私營部門、傳統與新興領域力量,共同確保法國及歐洲在太空領域的自主權。
在能力建設方面,為實現對發射全鏈條的自主掌控,法國一方面推動阿麗亞娜6型運載火箭在發射頻次與成本控制等方面形成競爭優勢,使其成為未來10年歐洲進入太空的核心載體;另一方面計畫在2030年前完成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的現代化改造。此外,法國將聚焦可重復使用技術、低成本推進系統與大推力發動機3個方面,研發下一代太空探索系統所需的核心技術。
在經濟支撐方面,法國計畫通過推動歐洲統一採購模式、明確關鍵技術清單等方式,打造綜合性衛星產業,其中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將成為關鍵參與者。《戰略》還將太空數據經濟列為發展重點,並與哥白尼計畫、伽利略計畫等歐洲項目保持協同。預計到2040年,法國將把太空環境等新興專業納入職業需求圖譜,並借此構建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在安全韌性方面,法國將針對關鍵太空基礎設施制訂“太空服務連續性國家計畫”,確保在危機情況下仍能提供必要軌道服務;發展低軌和超低軌彈性衛星,提升快速補網能力,逐步實現太空指揮系統與陸、海、空、網指揮體系的互操作性;修訂《國防法典》,明確太空軍事行動的法律框架。
此外,法國將加大對空間地球科學、宇宙科學等基礎學科的投入,保持在載人航天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競爭力。在國際合作與治理方面,法國倡導“負責任行為準則”以主導太空國際規則制定;強化歐盟在太空事務中的領導力,深化法德意三方合作,進一步協調歐洲太空預算;拓展與美國、日本、印度等非歐洲國家的戰略夥伴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