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軍情聚焦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俄烏衝突看反無人機作戰新思維
http://www.crntt.tw   2025-06-24 11:03:04
資料圖:美國B-2隱形轟炸機(來源:央視新聞)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烏克蘭本月初策劃實施用無人機突襲俄戰略轟炸機基地的餘波,目前還在持續擴散。俄軍露天停放的戰略轟炸機遭受損失後,有報導稱,俄羅斯和美國都在反思,如何才能保護本國寶貴的戰略平台免受無人機襲擊呢?

  不建機庫的兩個原因

  烏克蘭發動突襲行動後,從烏方公布的現場視頻可以看出,遇襲的俄軍戰略轟炸機均處於露天停放狀態。而有關資料顯示,目前美國空軍B-52和B-1B戰略轟炸機也大都採用露天停放模式,衹有B-2隱形轟炸機因隱形塗料的保養需求,停放在美國懷特曼空軍基地恒溫恒濕的封閉式機庫。那麼,作為高價值戰略平台,美俄戰略轟炸機為何都在露天停放?談及原因,軍事觀察員邵永靈進行了以下分析。

  邵永靈:戰略轟炸機通常部署於國家腹地的二線機場(如俄羅斯部署轟炸機的機場距烏克蘭約700公里至6000公里,而美國將轟炸機部署在本土或關島等第二島鏈),選址本身具備較高安全性,因此,無需專門建造機庫;加之其體型龐大(翼展超50米),建造機庫成本高昂。

  特種作戰的成功

  美國空軍參謀長阿爾文上將近日表示,烏克蘭對俄羅斯空軍基地發動的無人機襲擊敲響了“全球軍隊防禦和進攻態勢的警鐘”。有西方媒體稱,烏方使用的這種無人機攻擊模式,可能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不過在邵永靈看來,烏克蘭這次行動的成功,並非無人機技術取得了突破,而是烏克蘭創新運用“特種部隊滲透+非對稱戰術”取得的勝利。

  邵永靈:烏克蘭此次突襲成功的關鍵在於戰術創新而非單純依賴無人機性能:放棄遠程自殺式無人機,轉而使用FPV微型無人機,通過特種作戰滲透——將無人機拆解後由卡車秘密運入俄境內組裝,最終在俄軍戰略轟炸機駐地機場近距離發動攻擊。俄軍雖在機場部署防空系統,但因無人機通過非傳統突防路徑抵近攻擊,暴露出近場反應盲區,導致攔截失效。這本質是“特種部隊滲透+非對稱戰術”的勝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