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空軍某基地官兵進行裝備保障。 |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夜已深,中國空軍某部信保科餘參謀走出辦公室時,發現作訓科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那個數據應該在藍皮本上,你翻翻看。”門開著,作訓參謀的交流聲,夾雜著鍵盤清脆的敲擊聲“灌”入餘參謀耳朵。原來,大家又在忙著統計和上傳各類數據。
“用電子表格大批量記錄數據效率不高,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如何從雜亂數據中高效提取信息”……當晚,同樣深受數據統計之累的餘參謀輾轉反側。
床板輕響,好像時鐘的倒計時,等待著星辰隱退,迎接一個好想法的誕生——設計一款能夠實現自動統計、一鍵查詢的數據處理軟件。
這個想法很快得到大家的支持。大家都知道,數據和算法、算力,是信息智能時代的核心支柱。高效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的重要性,不待多言。
軟件需要設置各類數據區塊、設定一鍵檢索功能、植入信息匯總系統、構建圖標分析對比系統……餘參謀電腦桌面一個電子文檔裡,記錄著作訓科戰友們提出的一條條意見建議。
需求就像靶標,牽引著餘參謀披星戴月整半年,軟件終於研發成功。
1.0版本的軟件,得到大家的肯定,也收穫了不少意見反饋:“比之前純手工記錄便捷得多,但沒有數據聯通共享能力。”
餘參謀轉頭學習網站編程技術。他決定在局域網建一個網站,爭取讓各專業領域官兵都可以使用,使數據真正“活”起來。然而最大的難題是:“要建一個成熟的網站,需要前端、後端、維護等多個領域的人共同完成,一個人想幹成,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