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21日,特朗普發表全國講話。圖源:美媒 |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報導,當地時間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全國講話時警告伊朗,如果伊朗不尋求和平解決,美國可能會攻擊更多目標。當日早些時候,特朗普表示,美軍已對伊朗境內三個核設施實施“非常成功”的打擊行動。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學者均認為,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並不會如美國所希望的那樣快速結束衝突,相反衝突會進一步外溢,中東局勢或將更加動蕩,距離“和平之日”或許會越來越遠。
結果或未能如“美國所願”
這一行動發生在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一個多星期的空中交戰背景下,雙方均已出現人員傷亡。以色列說,此輪打擊旨在“消除伊朗發展核武器的任何可能”。伊朗則堅持核計畫“完全用於和平目的”。新加坡《聯合早報》22日援引美國保衛民主基金會伊朗問題專家貝赫納姆·本·塔萊蔔盧(Behnam Ben Taleblu)的話報導稱,特朗普在宣布空襲後釋放的言論中,可能想為伊朗高層提供了一個“下台階”的機會,暗示局勢仍存在降溫可能。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22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美國轟炸了伊朗的核設施,結果也不會像美國所希望的那樣,伊朗並不會輕易屈服,衝突也不會那麼容易結束。戰爭開始容易,結束很難,美國想快速轟炸、快速退出,但接下來雙方可能會繼續對抗下去。”
鄒志強進一步說,此次轟炸已經觸碰了伊朗的“紅線”,美國可能會迎接一個他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親自“下場”非但沒有讓伊朗屈服,雙方的對抗將持續下去,甚至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也面臨危險。
“現在,等待遊戲開始了,伊朗將如何回應三處核設施遭到的襲擊?”BBC當地時間22日分析說,特朗普似乎希望美國的襲擊能迫使伊朗在談判桌上做出更大讓步,但一個在以色列襲擊下都不願談判的國家,在遭受美國轟炸後似乎更不可能轉變態度。特朗普已經採取了行動,但事態從現在起將走向何方,已不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