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麥海軍2艘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編隊航行。 |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據外媒報導,近日,丹麥國防部公布大規模海軍擴充計畫,包含短期和長期目標,涉及艦艇採購、能力提升、戰略規劃及產業發展等多個關鍵層面,旨在全面加速海軍現代化建設。據稱,該計畫基於對地緣政治與安全形勢的評估制訂,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在短期規劃上,丹麥聚焦於本國領海及周邊區域作戰與防禦能力的快速提升。
更新海軍國民衛隊艦艇。丹麥計畫採購21艘新型艦艇,並在未來10年內交付,用於替換海軍國民衛隊現役老舊小型巡邏艇。新型艦艇的引入,有望提升丹麥在近海區域的巡邏效率與管控能力。
強化關鍵水下基礎設施保護。丹麥計畫採購一艘配備先進傳感器、無人水下航行器的海上監視船,加強對水下異常活動監測,防範關鍵水下基礎設施遭破壞。
採購多用途艦艇。丹麥計畫購入4艘兼具環境處理與軍事作戰功能的多用途艦艇,既能應對化學品洩漏、石油污染等突發事件,也可執行巡邏、監視、布雷等軍事任務。
在長期規劃上,丹麥著眼於海軍戰略發展與核心作戰能力提升。
更新現役主力護衛艦。隨著周邊地區安全形勢變化,丹麥意圖在北約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其現有的3艘伊萬·休特菲爾德級護衛艦難以滿足新的戰略要求。為此,丹麥啟動下一代護衛艦採購計畫,同時探索本土建造方案,以推動本國造船業發展,保障艦艇供應自主性。
擴充北極地區巡邏力量。2023年,丹麥國防採購和後勤組織與丹麥海軍艦艇聯合企業簽訂採購協議,訂購6艘多用途巡邏艦。今年1月,丹麥國防部將該項目定位調整為執行北極任務,這批巡邏艦預計於2029年交付。此次公布的採購計畫,丹麥將增購第二批北極巡邏艦,進一步提升在北極地區的巡邏能力,維護其在該區域的主權利益。同時,丹麥還提出與其他國家共同採購破冰船,以保障北極地區航行安全,改善自身在北極地區的活動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