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武器反無人機示意圖。 |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近年來,無人機在全球多場地區衝突中頻繁現身,成為戰場上的“新寵”。從引導炮火精確打擊目標,到攜帶炸彈對重要設施發動突然襲擊,無人機的身影無處不在。與此同時,無人機帶來的安全威脅日益凸顯,反無人機作戰逐漸成為全球攻防的新戰場。
無人機發展現狀及威脅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和產業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在軍事領域,無人機憑借體積小、機動性強、隱蔽性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偵察、監視、攻擊等任務。在民用領域,無人機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物流企業嘗試使用無人機進行快遞配送,提高配送效率。無人機還可用於農田測繪、病蟲害監測和農藥噴灑,提升農業生產的精準度和效率。據國際無人機系統協會報告,2025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000億美元,充分顯示了無人機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發展趨勢。
隨著無人機的普及,其潛在威脅也日益凸顯。小型無人機可以輕鬆攜帶爆炸物,對重要設施和人員發動突然襲擊,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此外,無人機還可能被用於非法拍攝、竊取情報等活動,對個人隱私和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據統計,僅2023年全球發生針對重要設施的無人機入侵事件較前一年增長近70%。這些數據表明無人機威脅正不斷升級,已經成為全球安全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面對無人機帶來的安全威脅,傳統的防空手段顯得力不從心。雷達、導彈防禦系統等傳統防空設備在應對小型、低空、慢速飛行的無人機時存在諸多局限性。為了有效應對無人機威脅,反無人機技術應運而生並迅速發展。
兩類反無人機技術介紹
按照功能劃分,當前的反無人機技術分為無人機探測識別技術和無人機反制技術。這一“動”一“靜”兩類技術相互配合,共同構成反無人機系統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