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10月11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賴清德雙十演說,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賴雖未提“兩岸互不隸屬”,但形容台灣是“小小多山的國家”,甚至也提及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的“台灣地位未定論”,可見賴的兩岸論述本質並沒有改變。賴依然是單邊押寶美國,要求美國支持、全聽美國人的,兩岸關係仍無解。
張其祿也說,反觀中國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點出台海戰爭的危機、美國高關稅對台灣的隱憂,點出中華民國立場,才更像是總統在雙十慶典文告該有的樣子。
張其祿,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曾任台灣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政治經濟系主任、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民眾黨智庫總召。2024卸任立委後未掛民眾黨黨職。現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張其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賴清德的雙十談話,在大方向上有點粉飾太平,整體一直說台灣怎麼好、未來要做什麼投資,但相對的韓國瑜的談話卻點出台灣現實上面對的最關鍵問題,包括無止盡的政治惡鬥、美國關稅談判、貧富分配不均,台灣股市漲破2萬6千點,但月薪不到新台幣3萬1千元的大量低薪勞工超過120萬人。相對來說,反而更像是‘總統’層級的談話”。
至於兩岸關係部分,張其祿指出,賴清德雖未提及“互不隸屬”,看起來似乎偏向溫和,但末段“台灣是一個小小多山的國家”,便已盡在不言中,賴清德前後脈絡定位得很清楚,雙十談話雖言詞並未偏向強硬,但“兩岸互不隸屬”的本質沒有什麼改變。再加上,賴清德要求中國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也就是“台灣地位未定論”,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始終如此,本質是不變的。
張其祿說,賴清德的雙十談話中所提的投資項目、提高“國防”預算在2030年前,達到GDP的5%,也像是符合美方所要的東西,可以說是迎合美國對台灣的要求、合理化美國的要求,更像是講給美國人聽的。而賴清德提到“威權主義持續擴張,第一島鏈的安全,都正受到嚴重的威脅”,指的就是威脅到美國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