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朱楓烈士後人答中評:兩岸有著割不斷的紐帶
http://www.crntt.tw   2025-11-26 20:55:48
朱容瑢(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海涵)朱楓烈士後人朱容瑢日前在第十一屆中華文化論壇期間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只要兩岸同胞同心協力,祖國統一的夢想必將很快照進現實,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從未斷絕,終將凝聚成一家人。

  談及眾多台灣青年與同胞自發前往吳石將軍、陳寶倉將軍、朱楓烈士等英烈墓前祭祀,甚至流下熱淚的現象,朱容瑢感慨道:“兩岸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台灣同胞心中從未熄滅對統一的渴望,他們一直都在尋找‘母親’。此前別有用心的宣傳讓兩岸青年產生隔閡,但隨著《沉默的榮耀》等文藝作品播出,加上兩岸同胞的頻繁互動、青年人間的無障礙交流,這份渴望有了明確方向——他們知道自己在找‘媽媽’,而‘媽媽’也一直在等他們。”

  朱容瑢認為,祭拜英烈是情感的寄托,背後是同胞們對英烈付出有所回報、鮮血不白流的期盼,更是對兩岸全方位回歸一家人的深切向往。台灣本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人民同根同源、同為中國人。

  對於先輩精神在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的指引意義,朱容瑢強調,核心在於“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情懷。“現在不少人更關注個人得失,這並非必然的社會現象。通過思想引導、講述先烈事跡、展示相關文藝作品,能激發年輕人心中愛國、利他的火熱情懷。”她舉例說,朱楓烈士曾捐贈所有財物支援革命,放棄富貴生活;眾多先烈為了兩岸統一和人民幸福,不惜犧牲生命與小家幸福,這份堅守正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當被問及兩岸統一後最想去台灣哪裡時,朱容瑢說,馬場町是她與其他幾位烈士後人心中的共同答案。她憧憬道:“希望統一後,能像現在坐高鐵、飛機穿梭於各省各市一樣來往於兩岸,甚至可以開車通過跨海大橋抵達台灣。期待早日踏上台灣的土地,看看先輩們曾牽掛的地方。”

  針對民進黨當局“親日近美、刻意切斷兩岸連接”的政策,朱容瑢堅定表示,大陸與台灣之間存在著割不斷的紐帶:“一是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與血脈親情,二是中華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三是兩岸人民對和平的共同向往。淺淺的海峽載著濃濃的親情,就像一家人即便在不同地方工作生活,也終究是一家人,這份聯結誰也拆不散。”

  朱容瑢再次期盼兩岸統一早日到來:“就像網友在彈幕裡說的,希望一覺醒來就能見證統一。到那時,我一定要去馬場町,告訴爺爺、奶奶們,他們畢生追求的心願已經圓滿實現了。”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