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林正儀答中評:文化是凝聚人心的橋梁
http://www.crntt.tw   2025-11-26 19:30:42
林正儀(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海涵)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林正儀日前在第十一屆中華文化論壇期間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科技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了諸多便利。

  林正儀說,文化交流是搭建兩岸情感聯結、避免隔閡的關鍵。當前兩岸關係處於不安的局勢,文化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文化始終是跨越政治藩籬、凝聚人心的橋梁。唯有透過文化對話,才能延續共同的記憶與情感,讓彼此重新連結。因此,要通過各類方式重啟並強化兩岸互動——初期以民間交流為切入點,效果或許更為顯著。

  林正儀指出,在科技賦能的當下,新科技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了諸多便利:無需依賴實體文物運輸,可突破時空限制,且民間交流的顧慮相對較少,能讓互動更順暢。初期的核心目標應是推動兩岸持續接觸、深化交流,逐步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這也是當前最值得關切的重點。

  談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林正儀說,兩岸同屬華夏文化傳統,血脈相承,根源深厚。儘管目前立場有差異,但我們在語言文字、傳統藝術、生活習俗與美食文化各個層面,都享著相同的文化基因。中華文化深度融入台灣民眾日常生活與信仰體系,傳承基礎扎實。

  “這些共通的元素,正是深化互信與理解的基礎。”林正儀說,新時代的青年學習範圍更廣、方式更多元,他們更關注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提煉契合當下的文化理念與社會倫理。因此,需結合青年的學習路徑與接受習慣,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讓青年更好地參與到傳承中來。未來,兩岸可透過文化主題展覽、音樂節慶、青年交流計畫等活動,促進互動與包容,讓文化的力量重新點燃両岸人民之間的情感連結。

  林正儀也提到,兩岸均有故宮博物院,這一獨特的文化資源是聯結兩岸的重要橋梁與載體。台北故宮的歷史可追溯至192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兩岸故宮的淵源極為深厚,館藏承載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內涵高度重叠,具備極強的關聯性與共通性。未來可依托兩岸故宮的共同點,規劃主題性的聯合研究、聯合策展等活動,以故宮為起點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相較於其他領域,這種形式的可行性更高、推進更易。

  林正儀也指出,文化合作不應只停留在理念層面,更需要實際的行動。政府與民間可以攜手合作,突破政策與經濟的種種限制,共同推動具影響力的文化項目。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