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6日,“同心築夢 共赴京彩”2025年北京市台生台青就業實習專場推介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中評社 邱韵攝) |
中評社北京11月16日電(實習記者 邱韵)11月16日,“同心築夢 共赴京彩”2025年北京市台生台青就業實習專場推介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國資委、北京大學、海澱區政府共同主辦,吸引60餘家首都優質企業及單位攜500餘個就業實習崗位現場攬才,300多名在京台灣學生和青年到場洽談。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薑國華指出,近年來留京就讀、深造和實習就業的台生比例穩步提升,就業領域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這背後是北京市及各區實打實的政策護航,轉化為台生台青的實際獲得感,也成為北京大學立德樹人的生動注腳。北大作為最早面向台灣地區招生的大陸高校之一,始終努力發揮在兩岸教育和青年交流中的獨特優勢,近年來啟動了“未名啓航”港澳台就業實習助力計畫,促進台灣青年更好瞭解祖國大陸的就業政策,及時知曉就業動態,掌握更多實習實踐的信息。他表示,希望各位台生台青在今天的推介會中充分把握交流機會,投遞簡歷,收穫就業實習的新機遇。
海澱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金鈞就台青關心的參保政策及其流程作了詳細介紹。他指出,根據《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用人單位依法聘用台灣居民後,可持其台灣居民居住證直接通過網申平台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居住證號碼即為社會保障號碼,流程與大陸居民一致,無需再到現場辦理。台灣同胞參保後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繳費標準與大陸居民相同。若在領取養老金前離開大陸,個人賬戶可保留或經本人申請一次性返還;辦理個人賬戶返還時,可通過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台提交申請,並上傳有效證件及相關材料。
字節跳動、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元氣森林、91科技集團、交控科技集團、北京海博思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炎黃國芯科技有限公司8家企業的代表向台生台青推介了不同的實習就業崗位。此外,還有4名台青分享了他們在大陸實習就業的親身體驗與感悟,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真實心聲,從實踐層面印證了大陸為台青提供的廣闊發展空間和暖心保障,極大地增強了在場台灣青年們留京發展的信心與期待。
隨後舉辦的雙選會氣氛熱烈,吸引了眾多台生台青的積極參與。現場人頭攢動,交流熱絡,涵蓋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醫藥、文化創意、法律服務等多個前沿領域的用人單位設立咨詢展位,與台青們展開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各企業代表耐心細致地介紹崗位需求和發展前景,台青們也踴躍投遞簡歷,就職業規劃、薪資待遇、發展空間等關心的問題進行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