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灣《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在“第五屆智庫論壇”發言(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 陳思遠)“大江論壇·第五屆智庫論壇”期間,台灣《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在講話致辭時表示,台灣早在80年前就已隨抗戰勝利回歸祖國,但因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導致兩岸分隔。紀欣批判民進黨當局篡改歷史課綱、捏造台獨史觀的行徑,並有力駁斥了其在《開羅宣言》、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等問題上的三大謬論。紀欣強調,唯有實現完全統一,台灣才能實現真正光復。
“在迎來台灣光復80周年的此刻,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感慨萬千,悲喜交集。”紀欣說,喜的是早在80年前,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軍民,經過14年的浴血奮戰,取得抗戰勝利,洗刷了近代中國的民族恥辱,也讓台灣重回祖國的懷抱;悲的是台灣光復4年後,兩岸僅因內戰延續及外部勢力干涉,分隔了長達76年之久。
紀欣指出,照道理說,台灣問題是因民族弱亂而產生,早應該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但台海兩岸關係受到台灣內部及國際形勢的變化,始終起伏轉折。尤其在2000年後,民進黨阿扁不僅以“終戰”取代“光復”,取消台灣光復節放假,並以出生地取代籍貫,企圖切斷兩岸同胞的連接,消除台灣民眾的中國意識。2016年民進黨二度執政後,進一步篡改歷史課綱,捏造出一套虛構的台獨史觀,近兩三年更提出以下幾點謬論,企圖誤導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
第一,妄稱《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不是國際條約,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才具法律效力,而該和約第二條只約定日本放棄其對於台灣及澎湖群島之一切權利。其實,日本在投降的前一天,1945年的8月14日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等於同意履行《開羅宣言》的約定——戰後台灣及澎湖歸還給中國。《開羅宣言》不僅編入美國國務院出版的1776—1949年條約及國際協定匯編,杜魯門總統在1950年初記者會上公開表示,美國及其盟國在過去4年來已認知中國擁有台灣的主權。
第二,妄稱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只處理了中國代表權問題,與台灣無關。其實1971年聯合國第二十六屆大會在表決2758號決議前,先否決了“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兩個提案,說明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是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的代表權。聯合國的官方文件對台灣的稱謂是“台灣,中國的省”。我們應該設法有效阻止民進黨及美西方繼續扭曲2758號決議、踐踏國際法和國際秩序。
第三,妄稱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台灣推動政治民主化,並在1996年完成首次總統直選,支持兩岸對等存在,互不隸屬。其實台灣內部的政治體制變化從未改變中國主權完整的事實,更何況任何國家的主權不能由其中一個地區的投票所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