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楊毅周:台胞愛國主義精神重新喚醒
http://www.crntt.tw   2025-08-12 00:13:02
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海涵)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8月7日在以“台灣光復與兩岸關係”為主題的第十屆京台學者共研會上表示,台灣同胞反對日本侵略最早、時間最長,台胞抗日運動的精神動力來自愛國主義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下,台灣同胞的愛國主義精神終將被重新喚醒。

  楊毅周指出,台灣同胞最早公開站起來反對日本侵略。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署後,台灣民眾“四萬萬人同一哭”,群情激憤,採取各種方式表達堅決反對的態度。1895年4月28日,在北京參加會試的汪春源聯合在京台籍舉人和官員上書朝廷,表達全台軍民“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在台灣島內,台灣著名士紳丘逢甲刺破血書,表示“如倭酋來收台灣,台民唯有開仗”,表達了“抗倭守土”的決心。

  “台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時間最長。”楊毅周表示,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長達50年,台灣向胞反抗50年,貫穿始終,從沒有間斷。台灣同胞抗日運動條件極為艱苦,犧牲極為慘烈。據日方的資料統計,50年,台胞遭日本軍警屠殺的總人數約近40萬人。估計台胞犧牲總人數在65萬人以上。

  楊毅周指出,台灣同胞抗日運動的精神動力來自於愛國主義精神。當1945年日本投降,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後,台灣人民欣喜若狂,焚香祭祖,告慰列祖列宗。他們學中文,唱國歌,主動維持秩序迎接祖國的到來。林獻堂表示“應知台胞在過去五十年中,不斷向日本帝國主義鬥爭,壯烈犧牲,前仆後繼,所為何來?簡言之,民族主義也,明乎此一切可不辯自明矣”。

  楊毅周強調,歷史的事實說明,台灣同胞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在中國人民的抗日運動中,台灣同胞沒有缺席;台灣的光復,是兩岸同胞共同鬥爭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