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紀念台灣光復 台學者唱《台灣光復紀念歌》
http://www.crntt.tw   2025-08-09 00:49:33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記者 海涵)“張燈結彩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民族精神不能忘……”第十屆京台學者共研會8月7日在京舉行,主題為“台灣光復與兩岸關係”,幾位台灣學者受訪時不約而同唱到《台灣光復紀念歌》。

  台灣音樂家陳泗治、陳波1946年以愛鄉愛國的熱情寫就這首優美歌曲,透露著光復後寶島民間發自心底的孺慕之情。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表示,“《台灣光復紀念歌》是我們這代人兒時的記憶。但我們的兒孫輩已經沒有這樣的記憶了,因為被完全切割掉了。”他指出,這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結果。民進黨不斷操作抗中保台,對台灣年輕人進行意識形態改造。他認為,如何在台灣新生代中恢復這段歷史記憶至關重要,要讓台灣年輕人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非無主之地。他進一步指出,這種短暫的歷史記憶切割並不能使台獨勢力達成“謀獨”目的,只能算一種亂流。亂流過後,兩岸應盡快連接,將歷史記憶重新在島內恢復。他提到,京台學者共同紀念台灣光復是很好的起點,保留了種子。兩岸有識之士要共同努力,讓兩岸關係更好、讓兩岸永葆生機。

  台灣東海大學教授潘兆民說,兒時每到10月25日台灣光復節就會很快樂,因為那天總能聽到“張燈結彩喜洋洋,光復歌兒大家唱……”這首紀念歌,歡欣鼓舞的旋律令人至今難忘。他指出,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回到中國懷抱,台灣光復的日子絕對不能被忘記。台灣同胞不僅要瞭解台灣光復的重要性,更要知曉這段歷史反映出的兩岸關係的連結。他強調,台灣光復作為兩岸同胞的共同歷史記憶,是永遠無法磨滅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