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記者 海涵)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7日出席第十屆京台學者共研會,期間接受記者聯合採訪。他指出,紀念台灣光復既具有歷史意義,也是一場反台獨的現實鬥爭。
孫亞夫說,台灣光復是一個重大歷史事件,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偉大成果之一。紀念台灣光復,就會回顧到台灣當初是如何被割出去的。台灣於1895年被日本霸占,1945年回歸中國,這一歷史過程最典型、最明確地說明了台灣是中國的領土。
孫亞夫表示,紀念台灣光復,除了是對歷史的回顧,也是現實鬥爭的一部分,是我們反對台獨分裂行徑的一種鬥爭。台獨活動持續已久,至今還未實現其圖謀,但已經對台灣社會意識造成很大影響。台獨分子尚嫌不夠,圖謀繼續鞏固台獨意識。賴清德的所謂“團結十講”就是要宣傳台獨思想,進一步影響台灣民眾。台灣光復在台灣遭到抹殺,這些都是在為台獨做準備。因此,紀念台灣光復是一場反台獨的現實鬥爭。
對於賴清德最近提到的“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孫亞夫駁斥說,“這是他的無知。賴清德不懂得什麼叫做‘國家繼承’,也不懂得什麼叫做‘中國的歷史’”。孫亞夫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實體存在於世界已有五千多年,追求台獨的賴清德對此完全不能理解或者不願承認。“互不隸屬”在民進黨的認識中是最早出現的,是多年的“老調子”。
孫亞夫分析,雖然現在兩岸尚未統一,但不能否定“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不能否定“中國在事關台灣的重大問題上依然管著台灣”。他舉例說,“比如,我們反對‘雙重承認’——某個國家跟我們建交,就要同台灣當局‘斷交′;我們加入聯合國,台灣當局的代表就必須離開聯合國;台灣要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必須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接受‘九二共識’的前提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章程,以‘中華台北′名義作為觀察員出席。”孫亞夫由此指出,賴清德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台灣”是站不住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