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青們和當地的少數民族手牽手載歌載舞(中評社 葉佳怡攝) |
中評社呼倫貝爾6月28日電(實習記者 葉佳怡)6月27日,來自台灣的24位青年踏上了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斯仁達瓦牧民點的廣袤草原。一位台灣青年表示,兩岸交流應該多重視下一代的交流,小朋友年紀小,接受能力強,當他們看到最真實的大陸時,他們的表達也會更加真實。
分享對於中華文化的認識時,她表示,通過此次內蒙古之行有機會參訪當地博物館,沉浸式體驗鄂溫克族牧民的生活,瞭解內蒙古的深厚歷史和風土人情,感受到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深厚底蘊,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她說,儘管自己生活在台灣,但是台灣和大陸本就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應該常回大陸走走看看,深入瞭解大陸的生活習俗、風景美食、人文交流,一定可以獲得絕佳的體驗和不一樣的感受。
談到在大陸遊玩的感受,她表示,來到大陸會有一種親情的感覺,大陸的每個人都非常友善和熱情。她有時候逛逛步行街,會遇到內蒙古本地人,當他們得知自己是台灣人時,都會非常熱情友善地打招呼,甚至一起互動聊天,這種感覺非常珍貴難忘,這完全不同於此前在台灣接收到的一些不正確訊息。因此,她也很鼓勵台灣同胞有機會能夠多來大陸走走看看。
關於促進兩岸交流,她指出,因為台灣民進黨當局從小學就開始對學生進行洗腦,大肆抹殺中華文化教育。因此,她時常帶女兒來大陸走走看看,小朋友也很喜歡在大陸遊玩。她強調,兩岸交流應該多重視下一代的交流,小朋友年紀小,接受能力強,當他們看到最真實的大陸時,他們的表達也會更加真實。
分享她個人的教育經驗時,她指出,她喜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瀏覽大陸的報導,參觀大陸的景點,她們也會一起分享和討論社交媒體裡有關大陸的介紹。此外,她認為,交流的環境也至關重要,她的小朋友常常觀察到她和大陸同胞一起聊天,小朋友會感受到兩岸就是一家人,小朋友身處在交流的環境裡,也更容易被環境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