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兩岸專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鏡頭:都江堰——當美景與智慧碰撞
http://www.crntt.tw   2024-09-13 01:14:58
鄧小平為都江堰題字“造福萬代”(中評社 馬一鳴攝)
  中評社成都9月13日電(助理記者 馬一鳴)成都平原何以被稱為“天府之國”?都江堰會告訴你答案。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灌溉遺產,都江堰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兩千多年來,它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時無荒年、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

  都江堰景區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的岷江上,緊鄰都江堰市區,素有“城中美景”之稱。景區內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於公元前256年,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組織修建,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都江堰以其“全世界歷時最悠久、設計最科學、布局最合理、經濟效益最發達、自流灌溉面積最廣”的特點享譽中外,被贊為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偉大奇跡,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至今灌區已達40餘縣市、面積超過一千萬畝。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是與長城比肩而立的偉大工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唯一留存、仍在使用,以無壩引水、自流灌溉為特徵的一項偉大“生態工程”。

  從秦堰樓遠眺,都江堰全景盡在眼中,據悉,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來此觀看都江堰全景。中評社記者瞭解到,我們在這裡所能看到的實際僅僅是整個水利工程的十萬分之一。憑欄遠眺,魚嘴分水堤、飛沙堰、離堆、玉壘關、鬆茂古道、安瀾索橋等盡收眼底,青城群峰盡在肘腋。遺憾的是,秦堰樓於2008年5.12地震時遭損毀,如今我們看到的是按照原址、原貌所恢復重建的。

  從秦堰樓向下走,我們會看到二王廟,它是為了紀念古代水利名家李冰父子。廟內珍藏有治水名言和詩人碑刻,極具歷史價值。魚嘴、飛沙堰、寶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核心部分,魚嘴分水堤將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解決了灌溉和防洪問題;飛沙堰在洪水時排沙並調節水量;寶瓶口則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保證灌溉和排洪的平衡。

  參觀完都江堰景區最核心的部分,可以去離堆公園散散步,晚風吹過水流,游人如織,都江堰這個地方,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水利灌溉知識,也可以是周末閑暇的自在地。

  此次四川行活動中,來自兩岸的媒體人將去往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縣、鄉城縣、得榮縣以及成都市進行參訪采風,從川西地區走到“天府之地”,用腳步丈量甘孜高原,眼觀自然風光,用鏡頭記錄四川的風土人情,瞭解該地區的鄉村振興、生態治理、經貿交流現狀,參訪大國工程基地,感受其歷史文化、民族團結和科技進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