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陸資深涉台學者包承柯(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陳思遠)11月2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並就台灣問題闡明中方原則和立場。針對此次通話,大陸資深涉台學者包承柯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解讀指出,此次通話的重點是台灣問題,兩國領導人此舉夯實了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歷史認知,為管控台海局勢釋放了積極信號。
包承柯表示,與此前在釜山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不同,本次通話專門談及台灣問題,其重要背景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國會答辯中聲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這是對中國內政的嚴重干涉。
包承柯指出,習近平主席在通話中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特朗普也表示,中國當年為二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中美兩國領導人進一步夯實了對戰後國際秩序的歷史認知,明確了雙方需通過合作共同維護戰後秩序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針對通話是否間接回應日方挑釁的問題,包承柯認為,在中日關係因日方錯誤言論趨於緊張的背景下,美方在通話中表態理解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顯示出美方並未偏袒日方不當言行,這一立場具有建設性,是對當前區域局勢的重要回應。他認為,中美在該問題上形成的共識,為管控亞太地區戰後秩序釋放了積極信號。
包承柯分析,特朗普在與習近平主席通話後,又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通電話,時長為25分鐘,儘管內容未完全公布,但從現有信息推測,未公開的內容大概率涉及特朗普對高市早苗涉台言論的不滿,美方可能已要求日本正視其言論引發的區域不穩定態勢,並採取相應措施加以處理。未來,日本政府將如何調整動作以緩解中日緊張態勢,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