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海涵)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15日在北京涉台研究聯席會議第十三次研討會上表示,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台灣光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要成果。近期,美國駐台北辦事處再次散布“台灣地位未定論”,純屬無稽之談。
中國台灣因甲午戰敗而失,因抗戰而復得。李振廣回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因甲午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及附屬島嶼割讓給日本。割讓台灣對於整個中華民族而言是民族恥辱。
李振廣說,20世紀30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企圖通過發動侵略戰爭稱霸東亞乃至整個世界。1931年9月18日,日本製造“九·一八事件”,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推動下,全國抗日救亡運動蓬勃興起。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及中國軍民奮起抗戰,為重塑中日關係,徹底廢除近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不平等條約提供了契機。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收復台灣的主張。1937年5月15日,毛澤東在會見美國記者尼姆·韋爾斯時表示:“中國的抗戰是要求得最後的勝利,這個勝利的範圍,不限於山海關,不限於東北,還要包括台灣的解放。”
李振廣續指,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英國對日本宣戰,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當時的中國政府於12月9日對日宣戰。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支持。這就為中國通過全面抗戰趕走日本侵略者,全面廢除中日不平等條約準備了有利條件。
李振廣援引1941年12月9日發布的《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布告》,中國政府宣告:“茲特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根據國際法規定,“戰爭使得交戰國的條約失效”,所以,1895年中日間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從此時起已經廢止,日本對包括台灣、澎湖列島、釣魚島在內的中國領土的占領已經失去了法律依據,中國要求恢復條約簽訂之前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