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糾正錯誤二戰史觀 維護歷史真相
http://www.crntt.tw   2025-05-09 00:47:35
這是《糾偏:80年來錯誤“二戰史觀”的綜述與中國應對之策》報告的封面(中評社 葉佳怡攝)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實習記者 葉佳怡)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全球領導力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合辦的“糾偏錯誤‘二戰史觀’報告發布暨主題研討會”,5月6日在北京召開。多位來自高校、研究機構、媒體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參加此次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正式發布了《糾偏:80年來錯誤“二戰史觀”的綜述與中國應對之策》智庫報告,該報告系統性梳理了四大錯誤“二戰史觀”,認為隨著美西方將中俄定位為“國際秩序修正主義者”,一套服務於地緣政治的錯誤歷史敘事逐漸成型,集中表現為“忽視中國說”“西方中心說”“二戰六年論”“日本受害論”四大扭曲史觀。這些敘事並非學術疏漏,而是精心構造的政治工具,試圖通過重構歷史記憶削弱中俄的國際話語權。

  報告指出,“忽視中國說”認為西方政界和傳媒界的一些勢力將中國片面塑造為“被動受害者”,而非“重要的參與者”,以抹殺中國作為反法西斯重要力量的歷史地位,目的是塑造國際輿論,邊緣化中國;“西方中心說”在二戰歷史認知中過度凸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和英國在二戰勝利中的主導地位,卻對蘇聯和中國在二戰中的歷史作用予以淡化或矮化;“二戰六年論”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點單純限定為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這一事件,完全忽視了早在1931年日本就已發動侵略中國東北的歷史事實;“日本受害論”則刻意無視日本作為侵略國的歷史罪責,企圖掩蓋其對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的侵略暴行與戰爭罪行。

  在錯誤“二戰史觀”的現實危害方面,報告強調,一是中國抗戰史在“二戰史觀”中的長期缺位,中國抗戰史長期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未能在其中占據應有的地位並獲得足夠的關注篇幅,此外,許多著作還將中國抗戰的形象禁錮於所謂的“完美受害者”敘事模式中;二是西方學術界對中國抗戰貢獻再認識進行攻訐,西方學界簡單地將中國的歷史修正與“修正主義國家”概念互相混淆,這是對中國崛起的誤解與政治打壓;三是西方學術界抹殺蘇聯二戰貢獻,甚至稱“蘇聯與德國共同導致二戰”,以此為美西方政界扭曲和醜化當代俄羅斯在西方社會形象的政治目的服務;四是日本右翼勢力持續進行輿論操控,不斷強化日本的“受害者”意識,叠加西方社會的支持進一步加劇了歷史偏差,進一步塑造了日本在戰爭中作為“被迫反應者”的虛假形象,嚴重弱化了日本作為戰爭加害者應承擔的責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