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後、中國論壇媒體傳播主任、助理研究員文晶發言(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 郭至君)中國評論通訊社、中評智庫基金會日前在北京記者站召開了以“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國政策分析與展望”為主題的思想者論壇,多位美國問題研究專家齊聚一堂,對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國內政外交諸多方面進行了評析與展望。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後、中國論壇媒體傳播主任、助理研究員文晶就美國的中東政策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文晶說,她一直關注美國的中東政策議題,今天的發言分三個方面,前兩個方面聚焦中東的兩個熱點議題,一個是巴以衝突,觀察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政策變化,還有一個就是伊朗核問題。這兩個是現在無論媒體還是學界都關注的核心議題,最後想對特朗普的整個中東政策做一個比較簡單的梳理判斷。
第一個問題,巴以衝突,這一直都是個歷史難題,但是特朗普他跟美國以往的總統都不一樣,他從第一任期開始就不走尋常路,當時他推動達成了亞伯拉罕協議,國際上對該協議的評論有很多,有些覺得它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但有些認為它完全置巴勒斯坦的利益於不顧,只顧以色列的利益,所以當時就有觀點認為這只能實現短期的和平。不論如何,特朗普是一個不走尋常路的總統,所以在他整體的外交風格下,他的中東政策也是如此。在巴以問題上,特朗普的一個核心策略就是他採取強力政策鞏固美以的同盟關係,比較明顯的就是他對以色列提供軍售,在以色列部署了薩德反導系統,還有他支持以色列吞並約旦河西岸的部分巴勒斯坦領土,特朗普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和他對烏克蘭的不滿形成鮮明對比。
在具體舉措上,特朗普語出驚人說要接管加沙,進行大開發,還要永久遷移當地的巴勒斯坦居民,以此打破現在的僵局。但這個計畫其實存在很大的法律和政治風險,在國際社會造成了很大負面效果。第一,這個構想破壞了巴以的和平基礎,遭到阿拉伯國家的一致批評,並且刺激了地區戰爭的升級。特別是也門的胡塞武裝近期軍事動作頻繁,美國對他們也是頻頻打擊,特朗普的言論可能會讓胡塞武裝對美國的仇恨更加強烈,雙方的軍事衝突有升級的危險。第二,違反了《日內瓦公約》關於衝突狀態下平民保護的條款,特朗普要強制遷移加沙人口,很難得到國際上的認同,聯合國大會、國際法院也不能允許這種行為。所以特朗普在中東繼續堅持美國優先的原則,以及在巴以問題上的偏頗立場,其實使美國陷入了戰略孤立的困境,阿拉伯國家對他無法認同。
此外,作為特朗普的盟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其實有一個根本目的,就是要借以色列的對外軍事行動轉移以國內的矛盾。現在美國特朗普對他的無條件支持,使得內塔尼亞胡在軍事冒險上越發激進,3月18日,他重啟了對加沙的軍事行動,原因之一是3月31日以色列的預算案馬上就要經過議會表決,內塔尼亞胡需要通過軍事冒險爭取極右翼政黨的支持,避免政府解體。有卡內基的學者表示,特朗普的這種反自由主義,其實給內塔尼亞胡提供了意識形態的支持,而內塔尼亞胡又反哺特朗普,給他的關於“深層政府”的敘事背書,兩人互相抱團,各取所需。以上是特朗普在巴以問題上一些政策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