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東亞安全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宋興洲:沒有美國支持 日本遲早得縮
http://www.crntt.tw   2025-11-25 00:26:23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11月25日電(記者 方敬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起中日關係緊張。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接受訪問表示,根據高市極右派立場,以及其擔任過內閣大臣的經驗,絕非單純失言,高市最主要的用意,一方面是鞏固內部支持,一方面是綁住美日軍事同盟,希望美國鬆綁對日本軍事限制,進一步朝日本“正常國家化”目標推進。

  宋興洲指出,但高市或許沒有仔細評估,中國目前綜合實力究竟可以對日本產生多強大的壓迫,此外,高市也誤判美國對此事的態度,從美國撤離在日本的“堤豐”中程飛彈發射系統(Typhon missile launcher),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沒有表態的情況來看,美國並無打算捲進高市早苗所造成的泥淖當中,當中國開始在經濟、貿易、軍事、海上執法等全方位對日本“極限施壓”,而得不到美國支持的情況下,日本遲早得退縮。

  宋興洲,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東海大學學務長、政治系主任、東海大學都市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成功大學東南亞中心特約研究員。研究專長在政治經濟學、比較政府與政治、國際政治、兩岸關係等。

  對於中日關係走向,宋興洲指出,高市早苗最大的依靠就是美國,日本政府也深知不可能單獨對抗中國,所以企圖藉美日安保條約,挑起事端,寄望美國有所表態,但從官方態度到美國的實際動作來看,美國並不打算背書。日前美國將部署在日本的“堤豐”(Typhon)中程飛彈系統撤離,這是一個極具指標性的戰略信號。

  宋興洲說,顯然,美方並不打算捲進中日紛爭,美國將軍備撤離的舉動,無疑是在向北京釋放緩和訊號,這對日本而言形同“失了底氣”。高市早苗的強硬路線,基礎在於“美日同盟”,且預設美軍會為了日本的利益在第一線與中國對抗。但現實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並不如同過往建制派的想法,不選擇與中國正面衝突,激化對抗。

  宋興洲指出,當美國的“矛”開始後撤,僅留下日本作為“盾”在最前線承受壓力,日本所謂的“正常國家化”與軍事擴張,將失去最核心的安全保障。除了軍事部署的調整,政治上的訊號更為冷酷。面對高市早苗極具挑釁意味的發言,美國白宮與國務院採態度低調,對整起事件沒有表態,因為對美國來說,當前首要利益在於管控中美分歧,避免在經濟脆弱時刻捲入不必要的衝突。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