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東亞安全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呂小慶語中評:日本沒有能力對華冒進
http://www.crntt.tw   2025-10-25 00:32:51
高市早苗在選舉中勝出,正式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圖源:首相官邸X專頁)
  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記者 郭至君)10月21日,高市早苗在日本臨時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的首相指名選舉中均獲勝,正式成為日本第104任首相,也是日本第一位女性首相,她是日本政壇右翼代表性人物,向來對華強硬,因此,國際輿論都非常關注高市政權對中日關係可能產生的衝擊。中評社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前中國駐日大使館參贊呂小慶,請他分析了高市早苗上台後可能的一些變化和影響,呂小慶認為,高市政權對中日關係必然帶來負面影響和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但無論是她及日本統治集團,都沒有能力採取激進冒險的對華政策,這是強大的中國力量所限定的。

  中評社記者:作為日本政壇右翼保守勢力的代表性人物,高市早苗的勝選意味著日本政壇怎樣的變化?她上台將給中日關係帶來什麼影響?

  呂小慶:高市早苗這次當選前,由於公明黨毅然退出,致使長達26年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在國會的聯盟瓦解,引發日本政局動蕩,特別是高市早苗在自民黨總裁選勝出後,原本接班石破茂上位首相的劇本被攪亂,引起“野黨聯合掀翻自民黨政權推出國民民主黨玉木雄一郎做首相”、“石破首相與高市總裁組成雙頭政治”、“石破回鍋繼續幹”等多種說法。總而言之,就是是高市早苗的首相大夢似乎懸了。但在我看來,這些都不過是在“自公聯盟”瓦解後,日本朝野各政治勢力進行的輿論投機炒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偏了公眾對日本政壇的認識。我個人在首相指名選舉前一周研判,高市早苗大概率會有驚無險地當上日本憲政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第一,自民黨雖然不是在參眾兩院都占多數了,但依然是參眾兩院中的絕對大黨。第二,日本在野黨林立,派系複雜,政策各異、理念相左,極右的有維新會、參政黨等,偏左的有共產黨、令和新選組、社民黨等,即便是國會第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和擁有不少席位的國民民主黨,其政治政策左右搖擺不定,的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所以日本的在野黨不是反對黨,這個概念需要清楚。因此,在野黨即便聯合也是弱弱聯合,高市早苗當選首相是沒有懸念的。

  我認為,高市的上台打破了三個平衡。第一,她打破了自民黨內激進右翼與現實右翼的平衡。已故安倍晉三就是典型的右翼現實主義者,其在長達近八年任期中,一邊加快修改和平憲法進程,多做少說的實質性強化軍備,在台灣問題上大小動作頻頻,直接和間接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同時又高調訪問中國,主動和中國領導人正面互動,與中國積極開展雙邊和地區經貿合作。菅義偉、岸田文雄、石破茂等都基本繼承了安倍的現實右翼路線。但高市早苗不是,她是激進右翼,這打破了自民黨內以往的對外政策平衡。第二,高市任自民黨總裁後,對偏左翼公明黨採取十分不恭姿態,致使後者憤然退出聯盟,打破了執政聯盟當中偏左翼的勢力對極右勢力的制衡。公明黨的退出,恰恰給極右翼政黨維新會與自民黨聯盟騰出了空間,也強化了自民黨極右翼勢力,高市早苗政權成為完全右翼執政黨,打破了過去執政聯盟內偏左勢力的制衡。第三,高市早苗打破了日本首相候選人在參選前不在涉華基本問題上公然挑釁的慣例。鑒此,高市早苗執政自帶極右翼反華底色,必然對中日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和不確定的因素,使得石破政權期間中日關係逐漸回暖的勢頭戛然而止,甚至出現倒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