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首爾2月26日電(記者 崔銀珍編譯)據韓國gallup民意調查機構2024年11月發表的數據顯示,66%的人贊成韓國自行核武裝,30%的人反對。特別是在希望和平、外交應對的國民中,從戰略、自衛防禦手段的角度來看,過半數以上支持核武裝,反映了安保不安的深化。朝鮮的敵對政策、核導彈高度化導致韓半島緊張局勢加劇。在特朗普總統新任期內的對朝戰略備受關注的現在,高麗大學政策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前總統安保戰略秘書官權熙錫(音)教授日前在韓國《東亞日報》專欄上刊文,對韓國的核武裝提出了慎重的意見。文章編譯如下:
當初沒有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的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的核開發沒有法律上的爭鬥。與此不同,朝鮮在加入NPT後嚴重違反了禁止條款,因此國際社會在嚴厲制裁的基礎上要求完全無核化,事實上拒絕承認其擁核國家。
同時,很難期待數十年來以舉國投資擁有數十枚核武器而聞名的朝鮮立即實現完全無核化。但是,即使需要時間,韓國政府也有實現完全無核化目標的特殊責任。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通過美日首腦聯合聲明表示:重申對朝鮮完全無核化的嚴重承諾。
目前,我們對朝鮮的遏制和外交兩個要素中的遏制過度集中,導致外交受阻,軍事緊張加劇。想要大幅加強遏制要素的獨立核武裝或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不僅不會增進安保,反而會使安保更加危險。因為韓國的核武裝不是問題的解決,而是更大的安保不安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