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11月25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24日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過後,緊接著25日上午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通話。對此,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25日在臉書發文指出,特朗普在與習近平通話後立刻要求與高市通話,不是明確傳達“美國站在你這邊”,就是希望高市“不要再衝太快”。他認為,當特朗普親自打來,傳達“美中最新情況”時,那不只是資訊分享,更是某種“暗示”。
根據外媒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5日表示,特朗普在電話中說明他稍早與習近平之間的通話,同時雙方也針對強化日美同盟、印太地區面對的情勢與各項課題,廣泛地交換意見。
日本官方並未透露更多細節,也沒有公開提到台灣或中日緊張。但時間點格外敏感,就在24小時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特朗普通話,親自對美重申“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的一部分”,同時對中日圍繞台灣的爭端釋放強烈不滿。
近期中日因台灣議題關係急凍,高市公開表示若中國對台動武,日本可能在“存立危機”框架下以集體自衛權介入,引發中國強烈不滿,祭出勸阻中國民眾赴日旅遊的“軟制裁”。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一邊與習近平通話談烏克蘭與台灣,一邊又主動要求與高市通話,東京政壇與國際輿論自然高度關注:這通電話是“力挺盟友”,還是“勸日本收斂”?
對此,翁履中分析指出,從外交節奏來看,特朗普在與習近平通話後,立刻要求與高市通話,這絕對不會是一個普通的“禮貌性電話”,而比較像是一次“補課式溝通”—要嘛是明確傳達“美國站在你這邊”,要嘛就是要請高市“不要再衝太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