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中台灣 】 【打 印】 
高少凡:高市效應若持續 戰後秩序或改寫
http://www.crntt.tw   2025-11-20 00:41:38
東海大學國際學院國際經營管理學位學程副教授高少凡。(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11月20日電(記者 方敬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稱涉台海言論掀起波瀾。東海大學國際學院國際經營管理學位學程副教授高少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高市挑明日本主動介入台海的可能性,有兩個動機,一是“尾巴搖狗”綁架美國,單方面詮釋“集體自衛權”,二是藉此進一步推進日本“國家正常化”。

  高少凡指出,高市雖然以日本國家利益為出發點,非真正支持台灣,但已觸碰到中國大陸的底線,加上相關舉措被聯想到“軍國主義”復辟,挑起中日雙方歷史遺緒及長年未解的國仇家恨,中方不可能吃下悶虧,一定會持續施壓直到高市早苗撤回言論為止,那若雙方都堅持立場,屆時不排除走到衝突的可能,戰後東亞秩序甚至可能改寫。

  高少凡,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國際關係博士、覺行生命教育基金會董事,曾任東海大學國際長、東海大學國際學院籌備處主任、銘傳大學國際長等職。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與東協研究、東亞與東南亞區域研究、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

  對於高市早苗的言論效應,高少凡認為,現在已形成一道迅速升溫的風險鏈。首先,東京方面派出資深外交官赴北京交涉,試圖以對話降溫,但官方接觸並未化解彼此的根本分歧。北京方面已召見日方大使、公開提出嚴正交涉、並以一連串強硬表態回擊,雙方的外交互動短期內未見讓步跡象,顯示外交手段目前難以單靠常規會談達成降溫。

  其次,他提到,軍事與安全層面的回應已轉為具體行動,中國相關海域近期接連發布實彈演習與導彈試射的航行警告,解放軍在黃海的實彈軍演與封航通告不僅是對東京言論的警告信號,也實際提高了區域軍事摩擦的機率。在軍事行動與外交交涉同時發生的情況下,誤判或意外擦槍走火的風險明顯上升。

  此外,高少凡說,經濟與民間層面的反制速度快且具實效。據報導,北京已透過正式管道向東京表達將暫停自日本進口水產品的決定,並發布赴日本旅遊的安全警示,導致大量赴日旅遊取消與商業活動中斷,這類經貿與人流管控,短期內會對日本相關產業與地方經濟造成實際傷害,也意味著未來雙邊關係回溫的成本進一步提高。經濟槓桿成為一種低成本但高影響力的國家間施壓工具,這正改變了政治爭端的延展方式。

  進一步從戰略層面分析,高少凡認為,高市的言論已觸及中國大陸的“國家利益紅線”即不干涉內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反對外國勢力介入的底線。北京官方已反覆強調,台灣議題為中國核心利益、不可觸碰的底線;高市若以國家政策或主導話語將台灣國際化、或實質介入台海事務,便不再只是語言挑釁,而是直接觸及中方安全與主權敏感點,這亦是北京採取下一步反制的根本邏輯來源。

  高少凡指出,在地緣政治的更大脈絡下,這一波事件還可能放大中日之間未解決的歷史遺緒,日本右翼政治語彙一旦與台灣問題連結,很容易被中方與國內輿論解讀為“軍國主義復辟”,從而激化民間與官方回應,形成一個不可逆轉的情緒堆疊過程。

  他示警,當歷史傷痕、民族主義與當代戰略利益相互作用時,政策空間被壓縮,雙方領導人回頭的政治成本也隨之攀升。這種在情緒與利益雙重驅動下的政策僵局,“甚至可能改寫戰後的東亞秩序!”別忘了,中國的綜合實力已今非昔比。

  高少凡說,若東京方面繼續以強硬口吻或實際部署暗示介入台海,且北京以一連串可觀測的反制回應,雙方在未來可能陷入一種“循環升級”。可以觀察,美國這次選擇模糊以對,聲援日本的層級只到駐日大使位階,這個循環將更難被外力打斷,地區安全架構更可能出現結構性改變。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