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研院院士吳玉山。(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11月15日電(記者 方敬為)中研院院士吳玉山14日出席國際關係學會年會演講,以過往戰爭的歷史周期對照當前形勢。他表示,當前國際正在新冷戰狀態,並從美國單極體系逐漸變成G2,當國際關係走向兩極,就相對不穩定,戰爭可能性升高,核武大國間有相互保證毀滅的“恐怖平衡”,不會直接熱戰,但區域代理人戰爭無法排除,而台灣就位在爆發戰爭的地緣戰略斷層線。
吳玉山,出生於台北,祖籍湖南省寧鄉縣。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研院院士”、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合聘教授、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與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講座教授。父親吳俊才曾任國民黨副秘書長、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首任所長。
國際關係學會2025年會14日在東海大學舉行,吳玉山以“戰爭、和約與影響:從維也納會議到俄烏戰爭”為題發表演講,從拿破崙戰爭、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到冷戰等過往歷史戰爭周期來對照當前國際形勢。
吳玉山提到,從歷史來看,大規模的戰爭經常與海權國家和大陸國家的政爭有關,以大地緣區域的競爭來看,近代海洋與大陸核心的競爭,從冷戰結束後,歐洲的海洋區大幅擴張,不僅掌握大陸邊緣,且不斷深入核心,具體動作如北約、歐盟的東擴,導致俄羅斯試圖再起,與西方的海洋勢力相抗。同時亞洲的大陸核心強權中國崛起,也不斷試圖推開海洋的束縛,並且發展自身的海洋力量。
吳玉山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由美國單極體系逐漸變成G2,當國際關係走向兩極,整體形勢就會相對不穩定,戰爭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他以過去戰爭周期為例,第一次世界戰,科技擴散到大陸邊緣大國,促使大陸國家與海權國家衝突,一戰後德國快速崛起,挑戰海權國家,20年後爆發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