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6月26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美國軍事介入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與美國處理台海可能衝突的關聯性,台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部分人士認為,美國介入以伊衝突,就代表也會介入台海,是過度樂觀的想法。美國轟炸伊朗是有十足把握,且在行動前明確告知中國大陸及俄羅斯,由此可見美國對中俄觀感有所顧慮,台海方面的狀況完全無法比擬。
對於以伊衝突暫告一段落,後續的形勢發展,邱世卿認為,目前主要是看美國及伊朗能否達成核協議談判,因為事實證明,以色列並無能力獨自擺平伊朗,美國出手也是為了避免事態失控,影響其中東布局。不過,美國若有意進一步介入、扶植親西方的伊朗政權,勢必引發下一個阿富汗戰爭規模的區域衝突,美國會陷入快速衰弱的風險。
邱世卿,台灣空軍官校畢業,曾擔任台灣空軍志航基地補給官、彈藥官、台灣空軍司令部少校資訊參謀官。現從事人工智慧應用研發,曾出版《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引起話題。
以伊衝突在美國轟炸伊朗3處核設施後,雙方達成停火協議。以色列和伊朗6月24日接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停火方案,終結這場歷時12天、撼動中東局勢的衝突。以色列和伊朗都表示除非對方先破壞停火協議,否則不會中斷停火。特朗普表示,不尋求伊朗政權的更迭,因為他不想看到混亂。
特朗普並宣稱,伊朗核計畫已遭推遲數十年。雖然有關伊朗核設施損壞程度的情報尚無定論,但根據初步研判,“損失可能非常嚴重”。
針對後續可能走向,邱世卿表示,目前尚無法確知伊朗的核設施究竟造成多少破壞,不過,從觀察到的衛星照片可以判斷,至少在6個月到1年的這段期間,伊朗大概都無法使用這3處地下核設施進行鈾濃縮。因此中東形勢能否穩定下來,取決於美國與伊朗之間能否順利達成核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