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6月7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中美領袖睽違5個月再次通話,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以來首次與習近平通話,且是特朗普主動致電,顯示出急迫性,美國包括經貿與財政等問題,需要中國協助,而中方相對從容,可以發現,習在通話中不急著談關稅問題,而是先將台灣問題放在前面,掌握發球權,就看美國如何接球。
宋興洲,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東海大學學務長、政治系主任、東海大學都市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成功大學東南亞中心特約研究員。研究專長在政治經濟學、比較政府與政治、國際政治、兩岸關係等。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近5個月,6月5日終於與習近平通電話。根據報導指出,雙方同意彼此團隊繼續落實日內瓦共識,盡快舉行新一輪會談。習近平並歡迎特朗普再次訪華,也提醒美國應當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避免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
特朗普事後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他與習近平通話約1.5小時,雙方討論美中近期達成的貿易協議。他認為,雙方通話獲得對兩國來說非常好的結果。但發文未提及“台灣問題”以及“一個中國政策”。
宋興洲表示,此次中美領袖通話,有兩個面向可以觀察,包括急迫性與話語權,在急迫性方面,顯然是美國多於中國,根據媒體報導,是特朗普主動致電,這當中顯示出,美國雖然與中國在日內瓦談判後,達成初步的關稅共識,但礙於寬限期90天就要到期,美國希望能夠盡早敲定。
宋興洲指出,美國先前對中國祭出高達145%的對等關稅稅率,基本上是對美國內部的民生經濟開玩笑,即便對中國經貿有傷,也創傷美國人的日常消費,美國自從對中國課徵高關稅之後,中國製品暫停輸入美國,但美國的進口商及零售通路,短期內找不到可替代管道,除了價格高昂,還嚴重缺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