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工業會理事、群祐機械公司董事長陳永豐。(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中4月10日電(記者 方敬為)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台機械業影響,台中工業會理事、群祐機械公司董事長陳永豐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對於以出口美國為主的廠商而言,面對32%關稅確實會比較辛苦,但同時美國也對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課徵24%到34%,台灣工具機過去受到大陸業者等競爭激烈,如今競爭對手也有關稅挑戰,對台灣而言有危機也有轉機。
陳永豐,1992年創立群祐機械公司,曾任台中市精密機械園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現任台中工業會理事,對中台灣的機械業發展脈絡相當熟悉。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將對台灣部分產品重課32%關稅,其中工具機、手工具、關鍵零組件等產業影響最大。由於台灣32%關稅高於日韓等主要競爭者,台廠面臨承受競爭力降低、產品成本大幅上升等2挑戰,加上高關稅可能降低需求和出口動能,預估對台灣GDP影響約15%。
陳永豐表示,美國對台課32%關稅,又是台灣工具機出口的第二大市場,對產業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長期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業者而言,32%的關稅確實會影響買家採購意願,最近有聽聞部分廠商的訂單量銳減,確實相對辛苦,因此他建議,業者要設法分散市場,減少高關稅所帶來的挑戰。
陳永豐指出,台灣的工具機在全球市佔率位居前五大,工具機的利潤平均大約兩成,美國關稅突然增加三成,確實會造成業者程度上的負擔,因為關稅暴增,進口商未必願意吸收,那業者可能就要分擔關稅成本,產品價格競爭力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他提到,台灣的機械業正面臨多重挑戰。全球局勢動盪不安,俄烏戰爭以及中東以哈衝突,使得國際供應鏈改變,再加上中國大陸產品的衝擊,使得台灣傳統產業的整體生態變得更加複雜。此外,日幣的貶值,無形中提升了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這也使得台灣機械業在爭取國際訂單時面臨更大壓力。如今美國對等關稅出台,日本、韓國等對手的關稅又相對台灣低,對台灣業者而言相對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