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中台灣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樑堅:特朗普是精算師 會扒台灣幾層皮?
http://www.crntt.tw   2025-04-01 00:25:57
義守大學財金系教授李樑堅。(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4月1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4月2日啟動對等關稅,亞洲股市幾乎全倒。義守大學財金系教授李樑堅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美國已成台灣最大出口國,未來恐繼續惡化下去,目前台積電承諾赴美投資一千億美元雖成緩衝劑,但特朗普任內隨時緊盯設廠進度甚至要求“加速”,不會讓台積電慢慢拖四年,晶片關稅這把刀恐隨時架著逼就範。

  李樑堅,成功大學管理學博士,曾任義守大學行政副校長、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長,現職義守大學財金系教授。專長:金融授信評估、金融構管理、經濟分析、投資計畫評估。

  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2024年台灣對美國出口1163億美元,自美國進口424億美元,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李樑堅表示,以台灣政府立場不能美國要什麼就照單全收,台對美貿易順差達700多億美金,今年1到2月美國已是台灣最大出口國,這個狀況會再繼續惡化下去,台灣政府要做準備,不能繼續惡化,因為美國已經對準台灣,就算台積電已經赴美投資1千億美金,美國還是會持續對台灣有所要求,那就要把對美貿易順差壓下來。

  “賴政府”稱擴大採購,李樑堅表示,哪些項目擴大採購不會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需要做評估,才會有策略1、2、3陸續端出,不會一個情境過來就慌張失措,這非政府應有之道。尤其半導體產業與IT產業佔台灣總出口6到7成,IT產品目前是免關稅,特朗普不會按照牌理出牌,美國是否拋開國際公約來課徵關稅,這很難講。

  李樑堅說,台灣還是應該要有談判的籌碼,譬如具有優勢地位的關鍵產業,出口過去對方還是得用自家產品,所以要看產品“價值”,不能看“價格”。但台灣製造業還要面對德國、日本、中國大陸的競爭,政府需要去算可以忍受的關稅到多少門檻,總不能夠說對方打來都無還手之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