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北台灣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誼芬:美關稅挑釁中不智 憂原料藥斷頭
http://www.crntt.tw   2025-07-03 01:03:22
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演講。(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7月3日電(記者 張穎齊)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曾揚言要課徵藥品關稅、並大砍藥價、鼓勵製藥廠將生產線遷美。台灣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2日出席論壇表示,美國用關稅戰挑釁中國,她認為不聰明,因美國進口中國原料藥達23%,若中國不供應、斷頭了,該怎辦?

  特朗普5月12日簽署行政命令,號稱要將美國藥價調降30%到80%,計畫推動所謂的“最惠國”政策,即美國支付的價格將與全球任何一個支付最低價格的國家相同,並推動跨國製藥企業將高利潤藥物生產線移回美國本土,以限制利潤外流及緩解美國國內的醫藥成本負擔,另外也不排除未來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

  陳誼芬2日出席《鏡週刊》主辦的“2025台美經濟新局高峰論壇”演講表示,若特朗普繼續推動這項計畫,製藥產業可能會遭受嚴重打擊,因美國進口的處方藥價值超過2千億美元,雖說跟半導體產業的金額相較差很多,但製藥業也是重要的剛性產業,尤其面對超高齡、老年化社會、戰爭風險,藥品格外重要。 

  陳誼芬,長庚大學EMBA經營管理組碩士、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系學士,現任學名藥協會理事長,歷任中化控股中國化學製藥發言人兼公共事務處長、中化裕民健康事業副總經理、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秘書長等。

  陳誼芬指出,美國藥價真的很高,雖說特朗普想要藥業在地化,但美國勞工工作不了、也不願意做,倒是東南亞國家的製藥業招商反倒非常積極。美國從中國大陸進口原料藥達23%,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抗生素。

  她指出,台灣的原料藥也來自大陸,高達85%掌握在大陸、印度市場。台灣經濟規模小,前十大進口地都包括大陸,大陸佔很高比例。

  針對特朗普鼓勵跨國製藥企業將高利潤藥物生產線移回美國,陳誼芬說,台灣共有144家藥廠,分屬在120家公司,而當這些長鏈公司若要離開台灣,將來台灣會缺藥,因此英、德、法、日、韓都在鼓勵製藥業在地製造的政策,不過台灣方面,舉例已宣布赴美投資生產的5家製藥大廠,就已個別投資90億到550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