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向美採購66架F-16V首架機於今年3月底在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市生產線廠區出廠,但尚未交予台灣。(照片:南卡提蒙斯眾議員臉書) |
中評社台北10月21日電/美國售台的66架F-16V戰機,已有2架原型機在南卡生產線出廠,但美方明年是否能如期將66架交予台灣是一大挑戰。台空軍參謀長李慶然20日表示,“風險很高”。據指出,依規畫,美方應於今年、明年度各出廠26架、38架戰機,明年底以前66架交機、飛抵台灣,但目前出廠與交機進度均延宕,F-16V戰機至今1架都未交運抵台。
《中時新聞網》報導,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賴士葆昨日於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質詢提出,台灣向美採購戰機的特別預算明年到期,若美方不能如期交機,錢還要不要付?李慶然表示,空軍會做預算保留,並在2023年前,都依特別預算每年編定付款,但自2024年起已做改變,依規畫應付全案經費75%,但空軍只付61%。
賴士葆則建議,如果美方交機延宕,除了保留預算,也可以修改特別預算條例,延長執行年度。
對美軍購的F-16V交機延宕,台國防部多次公開表示,會確實管制F-16V戰機在2026年完成生產,並於同年底前交運返回。李慶然昨天回答“風險很高”,是空軍首度鬆口如期交機,恐有變數。
行政院於2019年提出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計畫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及相關係統、裝備等項目,總經費2467億餘元,辦理期程2020至2026年度。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該特別預算執行期程將於2026年度屆滿,第2架機雖已於今年4月17日完成機體組裝出廠,但後續64架機能否於僅餘約1年半的期程內全數出廠,不無疑慮。
此外,台灣向美採購的岸置魚叉飛彈系統亦有延宕,不過,海軍參謀長邱俊榮昨日表示,海軍濱海作戰指揮部將於明年元旦成立、明年7月編裝生效,因此今年底、明年初將依照節點接裝首批裝備,達到關鍵戰力。 |